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3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最优插值(Optimal Interpolation, OI)同化是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使分析误差方差极小化的方法. 提出并建立了一种电离层一维剖面最优插值的同化方法. 借鉴及参考气象的同化方法, 基于最优插值方法, 采用厦门电离层垂测仪2009年6至8月观测数据和一维电离层理论模式(IGGCAS1D)背景值来构建误差协方差, 并进行同化试验和分析预报. 结果表明方法可靠, 没有出现同化时背景数据与观测数据偏离较大的问题, 同化后所得结果与观测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叶展  张邦宁  郭道省 《宇航学报》2011,32(1):199-204
Rife和Quinn等基于FFT的频率估计算法性能不够稳定,在部分频率点能获得满意的估计效果,但在其它频点估计性能恶化严重。本文将三角内插技术应用于频率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FT的频率估计算法,能够克服他们的缺点,非常适合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卫星通信信号的接收。该算法首先用FFT实现频率的粗估,再应用三角内插技术提高估计精度,最后对估计偏差进行修正,保证了估计的无偏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非常精确的频率估计,且估计性能不受信号频率的影响,在各频点上估计方差都非常接近克拉美劳界(CRB),具有很低的工作门限。与时域估计算法相比,相同估计方差条件下该算法运算量低、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3.
一种基于约束框架的棱柱网格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框架的棱柱网格生成方法,即利用物面网格节点与背景结构框架网格之间的单一映射关系线性插值生成棱柱网格。背景结构框架网格基于TFI方法生成。物面网格节点与背景框架网格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一种线性投影方法建立。然后通过V型槽、圆球、M6机翼和F6翼身组合体四种不同外形对该棱柱网格生成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避免棱柱网格生成中的网格交叉现象,保证棱柱网格的成功生成。该方法在棱柱网格质量控制、棱柱网格局部修改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率和优势,但背景框架网格的生成依然是该方法的一个瓶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电离层特征参量的自相关原理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合适的电离层平稳性参数, 建立相应的正定自相关系数模型, 利用自相关分析原理, 提出了一种针对电离层特征参量历史缺失数据插值处理的新方法. 该方法能够提高Muhtarov 和Kutiev 在1999 年提出的自相关系数法的插值精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把误差降低1 到2 个百分点以上, 有时甚至能降低接近9 个百分点,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对电离层历史缺失数据的插值处理效果. 此外, 本文还对插值误差随季节、太阳活动性和地理纬度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在利用风洞试验研究结构表面风压时,测点数量往往不能满足结构计算要求,为了得到未布置测点处的风压时程,需要进行插值预测。文章结合风洞试验同步采集到的风压时程数据,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技术分析了定日镜表面风场分布特点;根据风压相关系数矩阵经POD分解后成为时间主坐标与空间本征向量这一特点,编制了Matlab程序,实现其与Surfer软件接口,选取距离反比法、三角形线性插值法和克里金法(Kriging)等不同插值方法对本征向量进行空间插值;研究了参与模态阶数对重构风压序列精度的影响,并计算了预测点风压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随着参与重构的模态数量增加,重构与测量风压序列逐渐接近;在三种插值预测方法中三角形线性插值法和克里金法预测效果优于距离反比法。  相似文献   
26.
张柔和  樊雅卓  佘智勇  崔乃刚 《航空学报》2020,41(11):623856-623856
对水平起降两级入轨(TSTO)运载器一子级返场轨迹优化和轨迹在线生成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较独特的一子级再入轨迹设计策略:先给定侧向剖面,再分段优化求解三维轨迹。针对返场过程的大幅转向需求,设计了形式简单的倾侧角-航向角偏差剖面,并定义了具有不同任务的航向转弯段和航向微调段;针对一子级宽速域气动变化显著特点,为避免轨迹跳跃,定义了增高减速段和下降滑翔段,并采用分段优化策略求解三维轨迹。其次,针对分离扰动造成的一子级初始状态偏差,扩展了自适应高维伪谱插值(AMPI)算法的参数空间,并将其应用于返场轨迹在线生成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倾侧角剖面能够在倾侧角不翻转的前提下调整飞行航向对准着陆场,设计的分段优化策略能够保证高度曲线平稳无跳跃,采用的自适应高维伪谱插值算法能够在分离扰动影响下快速准确地实现在线轨迹生成。  相似文献   
27.
给出了一种异步时钟恢复的最佳平方逼近插值滤波器设计,该滤波器基于最小平方逼近理论,采用易于硬件实现的Farrow结构;克服了拉格朗日插值滤波器参数固定而窗函数截短插值滤波器结构复杂的问题。对我国航天测控设备的数字化和小型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利用平面等效方法,将轴对称币状裂纹问题转化平面裂纹问题,由此给出复合材料内币状Ⅰ型裂纹的桥联积分控制方程。对权函数法应用于求解币状裂纹问题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并给出修正的建议。然后对币状Ⅰ型裂纹桥联问题给予了断裂力学分析。利用一种新的分段插值方法求解了桥联积分控制方程。针对该积分程提出了一种近似分析解法,其结果与数值结果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29.
舰载机自动着舰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章卫国  薛璞 《飞行力学》1997,15(2):33-37
采用解析形式的模糊控制规则,并提出了修正因子的模糊数模型。通过对量化、比例和积分因子寻优,并用二元函数的直线插值算法对修正因子的模糊数模型插值,可以克服常规模糊控制器所固有的模糊量化误差与调节死区,从而消除了由于量化误差而引起的系统稳态误差与可能发生的稳态颤振现象,使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在线自调整控制规划功能和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30.
针对毫米级微小尺寸零件的高准确度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拼接技术的视觉检测方法,即利用亚像素微小位移结合相位相关的自动拼接方法。以两幅图像的拼接为例,这种方法首先对第一幅图像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亚像素微小位移;然后用处理后的第一幅图像与第二幅图像进行相位相关处理,计算两者的相关功率谱函数分布图;再根据分布图中功率谱最大值求出两幅图像的亚像素配准关系;最后根据配准关系把两幅图像拼接起来。实验表明,使用这种拼接方法,准确度可达到亚象素级,并具有抗噪声、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