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惠俊鹏  杨超  杨勇 《宇航学报》2010,31(12):2644-2650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会严重影响飞行器结构的颤振特性,本文开展了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的热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研究。以某飞行器小展弦比翼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温和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结构振动和颤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频域非定常气动力进行有理函数拟合,建立包含压电驱动器的翼面耦合结构系统状态空间形式的运动方程;对典型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被控对象设计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分别设计出LQG及PID控制器;对比分析了系统开、闭环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主动控制律的实施,达到了热颤振主动抑制的目的,验证了这种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2.
微波部件由于分布式参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频率选择性,难以实现宽带多频段兼容的变频系统,已不能满足高通量星载通信载荷的需求。微波光子技术以其大带宽和无频率选择性的优势为高通量天基通信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双驱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DMZM)对星载通信转发设备混频单元的方案进行探索,通过理论分析链路模型,使用VPI软件对链路进行仿真优化来寻找DDMZM的最佳偏置点。试验结果表明调制器偏置在最小点时,变频效率高,且具有一定的载波抑制功能,可实现宽带、多频段以及抗干扰等性能,优于微波变频性能。  相似文献   
163.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蚁群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可能的目标点;然后利用该结果与信息素一起共同指导蚂蚁的行为;最后通过蚂蚁行走路径上的信息素分布进行更新,使得分布在目标路径上的信息素逐渐增大,逐渐向真实的目标图像收敛达到抑制背景的目的.仿真和实验表明,与固定权值滤波方法和最大化中值滤波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复杂背景的图像序列中检测弱小目标.  相似文献   
164.
基于功率复用的椭圆球面波函数非正交调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发平  王红星  刘传辉  陈昭男  康家方 《航空学报》2019,40(9):323102-323102
围绕如何降低基于椭圆球面波函数的非正交调制(PSWF-NPSM)系统误码率,降低信号检测复杂度,引入调制信号功率复用思想,提出基于功率复用的椭圆球面波函数非正交调制(PD-PSWF-NPSM)方法。该方法对载波信号按子波带进行功率分配,增加了调制信号最小欧式距离,降低了系统误码率;在接收端,提出基于检测统计量的串行干扰相消信号检测方法,依据不同支路信号间功率差异,对信号进行分离、检测。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不降低系统频带利用率、调制信号功率谱、峰均功率比特性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误码性能,降低调制信号检测复杂度;与原非正交调制方法相比,当误比特率(BER)为10-5时,所提方法系统误码性能提升约1.7 dB。  相似文献   
165.
灵巧噪声干扰本质含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灵巧噪声干扰概念的表述提出了质疑,在多项质疑中选取了SLB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SLC等抗干扰技术的作用与是否实施灵巧噪声干扰没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基于匹配滤波器理论对灵工j噪声干扰的本质含义进行了分析,指出:灵巧噪声干扰的本质含义是使干扰由多个分量组成,并且使干扰中的每一个分量的频谱都与雷达发射信号的频谱相...  相似文献   
166.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阻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自由端带空腔的L型悬臂梁建立了二维颗粒阻尼物理模型,发展并利用离散单元法(DEM)对二维颗粒阻尼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考查了二维空腔尺寸对颗粒阻尼的影响规律:①高度非线性的颗粒阻尼能够显著地抑制结构振动,阻尼值至少比金属材料阻尼大一个数量级;②当无量纲加速度Γ<1时,颗粒阻尼很小;当Γ>1时,随Γ增加,颗粒阻尼先增大...  相似文献   
167.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hull-fin interferences of the LOTTE airshi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present paper experimental aerodynamic investigations on an airship configuration at angle of attack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hull-fin region are reported. In particular, visualizations of flow phenomena on both hull and fins are studie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integral force and moment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loc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serve to establish a data pool for code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168.
Progress in helicopter infrared signature suppression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ue to their low-attitude and relatively low-speed fight profiles, helicopters are subjected to serious threats from radio, infrared(IR), visual, and aural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mong these threats, infrar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re regarded as more crucial for the survivability of helicopter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frared stealth,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infrared suppressor(IRS) for helicop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is paper review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this disciplin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nfrared signature suppression, advances in mixer-ejectors and prediction for helicopters. In addition, several remaining challenges, such as advanced IRS, emissivity optimization technique, helicopter infrared characterization, etc., are proposed, as an initial guide and stimul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e comprehensive infrared suppression in the 3–5 lm and 8–14 lm bands will doubtfully become the emphasis of helicopter stealth.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of a complete infrared suppression system deserv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69.
建立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Program,MILP)的多无人机编队对敌防空火力压制协同任务分配模型,以0-1决策变量表征无人机一任务指派关系,引入连续时间决策变量来表示任务的执行时间,并通过对决策变量之间的线性等式和不等式的数学描述,建立无人机之间和无人机执行任务之间合理的协同约束关系。采用商用软件CPLEX对模型求解,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0.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伺服弹性的自适应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朴敏楠  陈志刚  孙明玮  陈增强 《航空学报》2020,41(11):623698-623698
针对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伺服弹性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线性自抗扰和自适应陷波器的综合控制方案。针对强耦合和强不确定性问题,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对总扰动进行快速估计和补偿。为了在最小化对刚体控制性能影响的同时实现对频率未知且时变的弹性模态的抑制,采用能够在线估计弹性频率的自适应陷波器。根据气动伺服弹性抑制问题的特点提炼出对自适应陷波器的性能需求。针对这些需求设计了两种基于递推最大似然法的多频率直接辨识方案——参数单独自适应和同时自适应方案。为了提高辨识算法在各种随机扰动下的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有效性监督机制,并通过大量的数字仿真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在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