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航空   753篇
航天技术   209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前在风洞中通常采用固定地板和活动地板两种模拟方法开展飞行器地面效应研究,确定地面效应影响量大小。采用固定地板模拟地面时,由于存在地板边界层,不能真实模拟飞机近地飞行状况。采用活动地板模拟地面时,由于活动带运行速度和方向与来流一致,在活动地板表面不存在边界层,可以真实模拟飞机近地飞行状况,提高地面效应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介绍了Ф3.2m风洞活动地板系统的研制情况,对活动地板系统的组成、结构形式、主要技术指标等作了简要介绍。YF-16模型试验结果表明:Ф3.2m风洞活动地板试验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活动带最大运行速度为60m/s;活动地板和固定地板两种模拟方法获得的地面效应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差别大小随地板高度和飞机姿态角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2.
对民航发动机维修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为发动机承修厂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有助于发现发动机承修厂的潜在问题。为了实现发动机维修效果的评价,首先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动机维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C2WH模型的发动机维修效果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描述。针对决策单元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对来袭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效应,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定量TNT和压装8701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毁伤不同距离处的反舰导弹发动机舱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对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以壳体凹陷为主要形式,对凹陷壳体周围区域几乎没有影响;爆炸冲击波对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效应,随起爆点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且初期衰减速度明显大于后期。10 kg的装药量、炸点位于3 m处时,TNT和压装8701炸药对反舰导弹发动机舱基本无法造成毁伤。  相似文献   
74.
归纳了近五年来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量传感器结构及性能参数。根据国际上热门的研究方法推断微流量测量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即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测量精度或扩大量程比。最后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提出了融合科氏效应与差压效应的微流量测量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75.
脉冲电流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时通入脉冲电流,在力学性能方面:材料的流变应力下降、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同时有助于内部裂纹的止裂甚至愈合;在微观效应方面:电流的引入可以改善组织状态,加快再结晶过程,细化晶粒。在自阻加热工艺中,电流直接对坯料加热,降低了能耗,电流加热速度快,提高成形效率。举例说明了电流在热冲压技术、轧制技术和超塑成形技术等塑性加工工艺中的应用。在节能和高效成为材料加工领域主题的今天,脉冲电流在塑性加工领域的应用可以有力地推动尖端制造业,尤其是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的发展。大量研究也已证明脉冲电流在材料加工领域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超声速叶型前缘几何形状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NURBS技术构造超声速叶型,采用两个控制参数调整叶栅前缘椭圆弧的几何形状,来探索不同的前缘构型对超声速叶型气动性能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比分析调整每个参数所得的一系列叶栅的流场计算结果,发现椭圆弧的形状控制因子对超声速叶栅的前缘激波和气流流动状况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同时在保证叶栅气动弦长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存在某个椭圆弧形状控制因子和方向控制因子的匹配能够使叶栅的气动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7.
系统阐述在超声马达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机构设计、制作工艺、驱动电源等方面的关键问题。重点讨论超声振子的粘接技术,振子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驱动电源的匹配和频率自动跟踪设计,最终设计出高性能的超声马达。  相似文献   
78.
空间辐射环境单粒子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空间辐射环境对航天器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单粒子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从环境模拟方法、模拟试验设备、单粒子效应及防护以及飞行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文章对国内研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对电离辐照环境中典型CMOS存储器的辐照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RAM,EEPROM,FLASH ROM存储器在^60Coγ射线辐照及辐照后不同退火过程中,CMOS存储器的集成度、辐照偏置、退火时间和温度与电离辐照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加电(冷备份)状态的^60Coγ射线辐照过程中,存储器的逻辑状态翻转出现较正常工作状态推迟1个量级以上;随着集成度的提高,SRAM,EEPROM存储器的辐照敏感度降低;试验器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后在不同温度下退火,所有试验器件均出现了逻辑状态翻转。  相似文献   
80.
The pivotal role played by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B) in modulating galactic cosmic ray (GCR) intensity in the heliosphere is described. We show that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observed by Forbush (1958) between GCRs and sunspot numbers (SSNs) is reflected in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SSNs and B (cc = 0.94). The SSN data are available since 1700 and the derived B data since 1835. The paleo-cosmic ray data are available for several millennia in the form of 10Be radionuclide sequestered in polar ice. The data of the ion chambers (ICs) at the Cheltenham–Fredericksburg–Yakutsk (CFY) sites are combined to create a data string for 1937–1988. In turn, these data are used to extend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low energy GCR ions (>0.1 GeV) at balloon altitudes at high latitudes in Russia to 1937. These data are then correlated to B and the fit parameters are used to extend the low energy ion data to 1900, creating the instrumental era GCR time series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derived GCR time series is compared to 10Be measured at two sites in Greenland, namely Dye 3 and NGRIP for 1900–2000 to check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datasets for the long-term trend. We find that the annual mean rate (%) for 1965 at NGRIP is an outlier. We replace it with the mean of 1964 and 1965 rates and construct a new re-normalized time series at NGIP, improving the agreement with the derived instrumental era GCR time series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well. This should encourage its use by heliophysics community for vari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