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1篇
  免费   1034篇
  国内免费   1124篇
航空   4952篇
航天技术   1380篇
综合类   911篇
航天   150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observed ionospheric F2 critical frequency (foF2) values over a South Africa mid-latitude station, Grahamstow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33.3°S, 26.5°E), we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with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model, using the CCIR (Comite´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des Radio communications) and URSI (Union Radio-Scientifique Internationale) coefficients, during four geomagnetically disturbed days in the year 2000. These days are April 5, May 23, August 10 and September 15. The data were analysed for five days around the storm day.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IRI-2001 predicted foF2 values, using both CCIR and URSI coefficients and the observed values are shown with their 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module mean (rdmm) for the various storm periods. The CCIR option performed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URSI option.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利用信号时空关系测量相位差来修正差拍周期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此方法在提高数字器件频率稳定度测量分辨率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高精度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993.
仿生偏振光定向算法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标准大气偏振模型,研究了仿生偏振光定向原理,推导了当载体倾斜时的航向角计算方法,分析了各项误差源对航向角估计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已知载体的水平角,可根据偏振角解算出载体航向角;引起定向误差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仿生偏振光传感器误差和载体的水平角误差,太阳位置误差的因素可以忽略;当太阳高度角小于50°、载体水平角小于20°时,仿生偏振光定向的精度约等于偏振角的测量精度,即定向精度约为0.2°。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空间多目标交汇时空约束繁杂、轨道能量影响变量多的特点,从空间几何解析法入手,提出基于穿越点的共面变相位交汇方法,在Lambert椭圆轨道机动的基础上,给出了机动装置共面变轨相位快速确定方法,总结了变轨速度需求以及运载段分离条件已知情况下相位角和转移时间的包络区,并基于覆盖效能对目标发射序列进行了优化,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得到的结果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压入测试以获取工程服役结构、小型构件和焊接结构焊缝过渡区的材料单轴本构关系参数,且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参数来估算材料的压入硬度对于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估有重要意义.对于幂律材料,本文依据锥形压入试验原理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EPFEA),揭示了不同锥角的锥形压头其压入能量比与屈服应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提出了基于能量原理预测金属材料本构关系部分关键参数(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和硬化指数)的CR-EMI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Energy Method of Indentation)方法.同时,基于此种线性关系提出了由Hollomon本构关系模型参数预测硬度的H-EMI(Hardness based on Energy Method of Indentation)方法.通过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压入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CR-EMI方法和H-EMI方法的有效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996.
传统的CMA盲均衡算法存在收敛速度较慢、稳态均方误差较大的缺点。结合了判决引导算法的CMA算法虽具有稳态均方误差小的优势,但是算法本身收敛能力弱,在信号眼图未张开的条件下难以保证算法收敛。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含软判决思想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最大化均衡器输出信号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来获得均衡器抽头系数的最优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纠正输出信号的相位旋转,具有较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力图从哲学的高度,对失效学的认识论、矛盾论、系统论和方法论进行简要的阐释,从中提出一些要点,并对失效学哲学理念在失效事故分析诊断预防技术中的应用提出建议,为深化失效学的哲学理念探讨奠定初步基础。从失效学的理论基础、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等3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失效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失效学的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框架;还从材料服役前、使用中和失效后等3个阶段归纳了材料失效交叉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为加强其交叉技术的研究提炼出了若干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98.
为同时兼顾千米量级尺度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在轨发射安装难度、光学收集效率、稳定性及结构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采用基于球面正多面体的经纬线划分法模块化构建球形聚光器。该方法不仅可实现基础划分单元分布均匀、规格种类少,降低在轨构建与运载发射难度。而且只要合理控制弧高等分数和基础划分单元的口径就可以同时保证聚光系统的光学收集效率。理论与仿真结果显示,当弧高等分数为24时,该划分法共有25种基础单元件,整个球面被分成5762块。并且此时模块化构建的实际球形聚光器的光学收集效率与理想球面相比基本保持不变,解决了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权申明  晁涛  张登辉  杨明 《宇航学报》2022,43(10):1322-1332
针对红外导引头侧窗探测模式下,非对称视场约束造成末制导阶段目标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侧窗约束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体视线坐标系建立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得到不依赖于“小攻角”假设的准确模型。在处理无过程约束问题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方法基础上,引入松弛变量与虚拟控制量,设计出考虑侧窗视场约束的末制导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末制导算法对初始猜测轨迹的依赖性,提高适应性与计算效率,提出逐步增加约束条件的计算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末制导过程中满足侧窗约束,相比于凸优化方法,优化变量减少,计算速度更快;相比于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末制导律,能够满足侧窗约束,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定位卫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队卫星是重要的空间设施,为保证编队卫星在空间复杂环境中的工作效率,需对编队卫星的工作原理、状态进行分析。以三星编队的海洋定位卫星为例,由于该编队卫星工作状态常受到星间基线、目标源位置、卫星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易造成定位模糊等问题。在评价海洋定位卫星性能方面,传统的方法主要着眼于定位精度,而忽略了定位迭代解算时间这一指标,而在特定的场景下(海上搜救、抢险救灾),较短的解算时间可以迅速找出目标源的概略位置。通过分析海洋定位卫星的时差测量定位原理,对定位误差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水平精度因子(HDOP)和最小二乘迭代结合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影响卫星性能的因素,包括目标源相对几何位置、卫星高度及卫星几何构型等方面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可以提高卫星的定位效果,为定位卫星的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