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162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612-619
In this work,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extruded 7136 aluminum alloy treated by single-stage aging treatment (T6),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RRA), and multiple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hardness measurement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s and tensile test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7136 alloy such as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sensitive to retrogression time (within 90 min). With prolonging the retrogression time, the tensile strength was enhanc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ye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60 min-treated alloy performed the highest tensile strength (716 MPa), whereas the 90 min-treated alloy possessed the highes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33.95%IACS). Compared with the T6-treated alloy,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improved by 3.3% and 18.9%,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 with repetitious times of the RRA treatment. After 3RRA60 treatment, a good comb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705 MPa)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33.20%IACS) can be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T6 conditio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improved by 1.7% and 16.3%,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sm o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under different aging treatment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2.
真空出气对星用聚酰亚胺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卫星介质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的出气有可能对材料本身的介电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增加长期服役卫星寿命末期的充放电风险。文章以卫星上常用的聚酰亚胺材料为对象,通过地面90Sr-90Y辐照源加速辐照试验研究了在材料真空出气后其表面充电平衡负电位的变化,并据此计算出材料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5 pA/cm2电子辐照强度下,聚酰亚胺样品的电导率随着出气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在总质量损失达到0.5%时,电导率减小一半左右。初步分析了出气导致电导率下降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对卫星寿命末期充放电防护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数字化刻铣曲面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的制作和加工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比研究了含片状银粉颗粒的聚氨酯基和环氧树脂基2种复合导电涂层的基本性能,并通过环境加速试验,重点研究了温度、湿度以及腐蚀气氛对2种导电涂层的界面强度、微观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电桥法测量涂层表面电阻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境观察环境试验前后,涂层表面和剖面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基涂层的综合性能优于环氧树脂基涂层;在实验所涉及的参数变化范围内,环境因素对2种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影响不大,但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环境因素对导电性能的削弱作用,源于相应过程中导电涂层的微观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4.
Four soybean cultivars (‘Atlantic’, ‘Cresir’, ‘Pr91m10’ and ‘Regir’), selected through a theoretical procedure a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BLS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growth and productio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nd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were measured. Plants were cultivated in a growth chamber equipped with a recirculating hydroponic system (Nutrient Film Technique). Cultivation was performed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12 h photoperiod, light intensity 350 μmol m−2 s−1, temperature regime 26/20 °C light/dark, relative humidity 65–75%). Fertig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standard Hoagland solution, modified for soybean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EC and pH were kept at 2.0 dS m−1 and 5.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器常用导电胶粘剂的成分和功能原理,研究了MD-140 导电胶粘剂的基本性能以及经过温度循环试验、粒子辐照试验后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从导电胶粘剂内部结构角度出发,对其性能的环境退化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变强,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粒子辐照试验后,导电胶的黏结性能和导电性能变差,导热性能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霍尔推力器羽流在轨诊断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诊断衍生出来的图像诊断方法。首先对推力器羽流进行光学图像采集,然后提取出能够反映羽流不同谱段光强信息的红绿蓝三通道数据;同时结合相机成像原理分析,得到不同通道的像素点灰度值与羽流光谱强度的对应关系;并且基于光谱碰撞辐射模型,建立了羽流图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图像诊断方法计算得到的羽流区电子温度和离子密度分布规律均与探针试验结果相吻合,计算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约为20%和15%,说明了该诊断方法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在轨诊断霍尔推力器羽流等离子体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圆柱形阳极层霍尔推力器运行过程中的轮辐效应〖BF〗(〖BFQ〗rotatingspoke〖BF〗)〖BFQ〗旋转频率在相关工作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找出抑制轮辐效应的方法,采用了将环形阳极分成独立两段的设计方案,通过观测两个独立阳极段之间的信号随放电电压、工质输送速率等参数的变化来定性定量开展试验研究。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该推力器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放电电压和气压的增加,轮辐效应旋转频率相应地获得提高;在近阳极区域的轮辐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在高电压的条件下;轮辐效应旋转频率主要在10~45kHz;轴向电流振荡在独立阳极段总电流中约占50%。减小工质流量,降低放电电压有利于抑制轮辐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径向结构的非接触式电导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串联谐振的原理,引入电感模块以消除耦合电容对测量的不利影响,扩大了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同时,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传感器的电极张角进行了优化研究。在5.0、7.5、9.1、10.2和12.0 mm 5种不同内径的管道中进行了电导测量实验,电导测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非接触式径向C~4D电导测量传感器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圆柱形霍尔推力器的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等离子体的电离、中和、碰撞、玻姆扩散及阳极鞘层的影响,由龙格-库塔方法得到离子速度、离子数密度、电子的温度等分布,其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经分析可知,此分布与电磁场的分布、粒子碰撞及电子阻抗等因素有关,并分析了电子温度分布、电子速度与电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离子数密度沿通道方向增加,但在出口附近略有下降;而中性粒子数密度逐渐降低;离子速度在出口达到最大值,电子速度在下游有较大的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彪  卢子兴 《航空学报》2011,32(6):1040-1049
根据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分别建立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周期性的非绝热温度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等效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计算结果同已有文献相比与实验值符合得更好.在此基础上,迸一步研究了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编织结构等参数对材料热物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