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331篇
航天技术   151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6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建立独立型、垂直型和综合型3种模型,从订货方式和服务水平两个侧面,分析、考察了在生产/流通系统中建立情报网络而对系统中的库存所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失连库存”的新概念,对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本文得到的结论不仅在多阶层库存理论的研究上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我国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技术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李益瑞 《飞行力学》1993,11(4):69-74
针对电传控制增稳飞机进行了进场着陆的飞行品质地面模拟试验研究,验证了适合于进场着陆的控制律,并得出一些重要的有关进场着陆的驾驶员评定意见。此外,还计算了轨迹角超调值,验证了该参数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飞行品质准则。  相似文献   
53.
某准共面星座由两颗相位差为 180°的太阳同步卫星组成。在对其进行轨道维持时 ,需综合考虑相位差和地面轨迹范围两方面的限制。然而 ,由于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倾角存在差异 ,使得在轨道维持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相位差和地面轨迹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地面参考轨迹的方法 ,实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54.
针对小卫星研制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针对小卫星组件最大冲击谱量级超出常规冲击试验规范谱的分析与验证困难,通过研究提出了能够分析评估组件高量级冲击的方法。针对小卫星随机振动下强度设计方法还存在较大误差,分析了系统模态质量比与模态频率在一定频段的影响规律,认为忽略模态质量耦合会带来误差,提出了考虑模态质量耦合的准静态载荷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小卫星整星开展了减振研究,分析了正弦和随机减振效果,对于对称安装减振系统,提出了减振系统的主频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5.
The Lunar Regolith Penetrating Radar (LRPR) is an Ultra-Wideband (UWB) array-base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onboard the lander of Chang’e-5 (CE-5) mission. The primary scientific objectives of the LRPR are to probe the thickness and structure of lunar regolith of the landing site, and support the drilling and sampl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RPR, a series of ground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LRPR prototype mounted on a CE-5 lander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RPR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the simulated data. Data processing and imaging method are verified, and the interferences from the lander and other aspect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ground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LRPR is abl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2-m detection depth.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the upper and lower interfaces of the stratified structure in the lunar regolith can be well distinguished by the LRPR when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difference is greater than 0.3, and the imaging effect of the location under the dense antenna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positions. However, the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LRPR to the independent blocky objects is relatively poor mainly due to the clutters caused by the lander, the sparsity of the antenna elements compared to the size of the basalt block, the limited aperture of the antenna array, and the tail of the transmitted waveform.  相似文献   
56.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9):2420-2433
In this study, a neural adaptive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for a ground experiment with a spacecraft proximity operation. As the water resistance in the experiment is highly nonlinear and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idelity of the ground experiment, the water resistance must be estimated accurately and compensated using an active force online. For this problem, a novel control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Chebyshev Neural Networks (CNN) and a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 is proposed. Specifically, the CNN algorith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water resistance. The advantage of the CNN estimation is that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approximation can be adaptively changed to minimize the estimation error. Combined with the ADRC algorithm, the total disturbance is compensated in the experiment to improve the fidelity.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spacecraft proximity maneuver in the experiment is established. The ground experiment of the proximity maneuver that considers an obstacle is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pure ADRC method and can achieve close-to-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the spacecraft proximity maneuver.  相似文献   
57.
核热推进具有比冲高、推力大等特点,在载人深空探测和星际货运任务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核热推进技术的研发需要进行大量地面试验。首先回顾了美国与俄罗斯的核热推进地面试验技术的发展,对地面试验技术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基于一种小型核火箭方案,研究了燃料元件非核试验、燃料元件辐照考验试验和带核整机地面试验等关键地面试验技术,并提出了初步试验方案。最后对我国核热推进地面试验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阻法的工艺液位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传感器测量系统包括利用液位传感器、点式液位传感器、耗尽关机液位传感器与剩余液位传感器及对应的变送器。设计了相应的半自动校准系统对传感器的精度进行标定,分析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经过测试,所有传感器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该传感器的研制解决了现有容积计量及液压试验系统不能对贮箱各不同部位进行容积和高度监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如今,运载火箭大量使用液氧、煤油等液体推进剂,其液位测量技术主要有浮子式、激光式、电容式、雷达式等。介绍并实现了一种激光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可适应多种测量环境,能满足航天燃料液位测量高精度、高动态、连续稳定测量的要求。系统利用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通过测量激光回波信号的相位延迟,计算激光光程从而得到距离数据并通过客户端进行直观展示和数据存储。系统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00 m,精度为±1 mm。该系统为非接触测量,耐腐蚀,通过加入反射板可实现透明、非透明液体测量。  相似文献   
60.
中国飞机结构腐蚀分区和当量环境谱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周希沅 《航空学报》1999,20(3):230-233
为了使飞机的日历定寿从定性走向定量,关键技术是解决自然环境与试验环境间的当量关系。以金属腐蚀电流为度量标准,提出等腐蚀量当量准则,给出编制当量环境谱的方法及ESXU系统软件,在腐蚀电流Ic的测量及在中国环境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中国153站点的金属腐蚀量进行计算,按腐蚀量的大小,将我国划分成不同的腐蚀级及腐蚀区域,并给出一般情况的当量环境谱,对飞机的方案论证,结构腐蚀的控制,日历寿命的确定,维护规程的制定,维护费用的估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