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5篇
航天技术   262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利用SAMPEX卫星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19~27MeV高能质子数据对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分布随高度及F10.7的变化十分显著. 在540±25km高度上, 地磁较为平静时期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随着F10.7的增大而减小, 同时在F10.7≥115sfu时减小趋势较为平缓. 对中等及以上磁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磁暴期间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和SYM-H指数的绝对值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且地磁暴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存在明显的持续影响效应. 磁暴发生期间高能质子微分通量明显减少. 磁暴恢复相及其之后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212.
统计研究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有与耀斑爆发相伴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 引发的地磁暴事件. 结果表明, 对于CME源区其主要分布在日面 45°E-45°W, 占总数的78.95%, 且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即源区位于西半球的CME易产生地磁效应; X级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更高, 60.0%的 X级耀斑在其爆发后的2~3天内观测到地磁暴, 而其他级别的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低得多, 均不足10%; 通过对此期间日面爆发的所有X级耀斑研究分析后发现, 对于源区位于日面东经45°E-45°W 的X级耀斑, 若在其爆发过程中没有大尺度日面扰动, 则无伴生CME且后续产生地磁效应的可能性很低. 由此提出一种通过分析日面观测数据进行地磁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3.
郭庆  魏瑞轩  许洁  胡明朗 《宇航学报》2011,32(2):336-342
针对现有基于地磁/加速度计的姿态估计算法存在状态误差协方差阵的奇异值和需要准确已知当地地磁矢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姿态估计基本方法。该方法采用修正罗德里格参数(MRPs)表示系统动态,消除了采用四元数法导致的状态误差协方差阵的奇异值问题;根据地磁场缓变的特性,将地磁矢量作为平稳过程加入到状态变量中,使得姿态估计不再需要准确已知当地地磁矢量。针对大初始误差和有色噪声对基本方法的影响,通过引入模型误差预测(NPF)和无迹粒子滤波(UPF)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无迹粒子滤波(NPUPF)的地磁/加速度计的姿态估计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NPUPF方法可在大初始误差和非高斯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姿态估计,提高了基于地磁/加速度计的姿态估计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14.
利用地磁场特征进行辅助导航是目前组合导航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地磁导航可采用基于ICP算法的匹配定位来限制推算定位或惯性系统时间增长带来的位置误差.ICP算法使用的前提是初始误差较小,当初始误差较大时,最近点的计算容易落入伪目标点,导致该算法不再适用.针对ICP算法的这种缺陷,本文利用地磁场特征量的高维特性,提出在最近点...  相似文献   
215.
地磁暴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对象.在太阳活动周下降年和低年,冕洞发出的高速流经过三天左右行星际传输到达地球并引发的地磁暴占主导地位.目前地磁暴的预报通常依赖于1AU处卫星就位监测的太阳风参数,预报提前量只有1h左右.为了增加地磁暴预报提前量,需要从高速流和地磁暴的源头即太阳出发,建立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152个冕洞-地磁暴事件,利用SDO/AIA太阳极紫外图像提取了两类冕洞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地磁暴期间ap,Dst和AE三种地磁指数的统计关系,给出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强度以及发生时间的统计特征,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提前1~3天预报地磁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sponse of the African equatorial ionospheric foF2 to different levels of geomagnetic storms, using the foF2 hourly data for the year 1989 from Ouagadougou (12.4°N, 1.5°W, dip: 2.8°N). The study also compares the observed data for the selected storm periods with the latest IRI model (IRI-2007). The foF2 values (both observed and predicted) show typical features of daytime peak and post-midnight minimum peak. The response of the ionospheric foF2 over Ouagadougou to storms events, during the night-time and post-midnight hours indicates negative responses of the ionospheric foF2, while that of the daytime hours indicates positive respons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ed foF2 with respect to IRI-2007 model,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20–22, October, 1989 data, where a midday peak was also observed on the first day, this study reveals two characteristic daily foF2 variability peaks: post-midnight and evening peaks. In addition, for all the geomagnetic storms considered, the URSI and CCIR coefficients of the IRI-2007 model show reasonable correspondence with each other, except for some few discrepancies. For instance, the event of 28–30 August, 1989 shows comparatively higher variability for the URSI coefficient, and at the foF2 peak values, the event of 20–22 October, 1989 shows that the CCIR coefficient is more susceptible to foF2 variability than the URSI coefficient. This study is aimed at providing African inputs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he IRI model.  相似文献   
217.
A comparison of the full IGRF model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with two simplified models, the truncated IGRF and the eccentric dipole model, is performed. The simplified models were found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approximation for the large scale ge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mplified geomagnetic models to the shielding of cosmic rays in the magnetosphere as quantified via the geomagnetic cut-off rigidity, the eccentric dipole and the truncated IGRF provide a good large scale view. The use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does not introduce any additional systematic errors at the global scale but may be a source of moderate uncertainty at the regional scale in the tropical Atlantic region. 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validates the use of such simplified geomagnetic models when describing the shielding of cosmic rays in the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218.
利用地面宇宙线强度变化预报地磁暴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Nagoya宇宙线闪烁体望远镜探测数据的变化特点,定性地探讨了CME可能引起的地面宇宙线的变化特征,通过实例证实了地面宇宙线通量的异常波动是地磁暴发生的重要先兆特征,并且将8 h内宇宙线通量与该时间段内平均通量的偏差D8(t)参数应用到宇宙线数据分析中.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认为D8(t)参数达到一定阈值是地磁暴的重要先兆特征,但不是充分条件,虚假信号仍占多数;D8(t)参数与太阳质子事件探测结果相结合,对于大地磁暴的预报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9.
CME是非重现性地磁暴的诱因,通过对太阳耀斑爆发活动的特征与可能引起地磁活动的CME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太阳耀斑的强度、位置、持续时间以及耀斑所伴随的太阳质子事件和行星际高能质子通量的增长与CME的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地磁扰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报模式,对太阳耀斑爆发活动所引起的地磁扰动的发生及Ap指数进行了预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0.
以1997-2003年期间的73个日冕物质抛射(CME)激波扰动事件和模糊数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预报地磁扰动的方法.该方法以CME事件爆发的日面经纬度、相关地磁扰动事件的渡越时间、地磁扰动指数、IPS观测的太阳风速度跃变量为基础,建立了预报CME地磁扰动事件的μθ,μφ,μT,μM,μ△v从属函数,考虑了CME初始速度对激波到达时间的影响.以这5个从属函数为基础并利用模糊数学对1996-2004年期间73个经行星际闪烁(IPS)观测认证的CME激波引起的地磁扰动事件进行了预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磁扰开始时间预报的相对误差,△Tpre/T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91.78%,而△Tpre/T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2.33%;磁扰幅度(∑Kp)大小的预报,其相对误差△∑Kp/∑Kp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60.27%,相对误差≥5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2.33%.这表明该预报方法对空间灾害性事件地磁扰动的定量预报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