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34篇 |
航天技术 | 45篇 |
综合类 | 12篇 |
航天 | 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两种分离方法即石墨化碳黑分析柱与PLOT Al2O3“S”分析柱分离情况比较,选择采用PLOT Al2O3“S”毛细管柱二阶程序升温法分离,不分流进样,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1-丁烯的纯度及烃类杂质含量,用面积归一法定量.此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2.
123.
Willy Benz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0,92(1-2):279-294
The physics of low velocity collisions (5 m/s to 40 m/s) between basalt bodies ranging in size from 1 m to 10 km is studied in an effort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phases of planetesimal accretions.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lanetesimals on the outcome of the collisions, we model them either as solid spheres or as rubble piles with a filling factor of 0.5. The collisions are simulated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code that incorporate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aterial strength and a brittle fragmentation model. This approach allows the determination not only of the mass of the largest fragments surviving the collisions but also their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low velocity collisions are for equal incoming kinetic energy per gram of target material considerably more efficient in destroying and dispersing bodies than their high velocity counterparts. Furthermore, planetesimals modeled as rubble piles are foun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a disruption threshold about 5 times smaller than solid bodies. Both results are a consequence of a more efficient momentum transfer between projectile and fragments in collisions involving bodies of comparable sizes. Size and shape dependent gas drag is shown to provide relative collision velocities between similar meter-sized objects well in excess of the critical disruption threshold of either rubble piles or solid bodies. Unless accretion can proceed avoiding collisions between bodies of similar masses, the relative weakness of bodies in this size range creates a serious bottleneck for planetesimal growth.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燃料喷射孔与旋流器中空叶片相耦合的发展趋势和避免贫预混喷嘴发生回火和自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收敛出口、壁面开冷却孔且中空叶片叶背开喷射孔的多点喷射贫预混喷嘴,采用试验研究了其流场和污染排放特性,并采用数值计算对流场和燃料/空气混合特性进行了补充研究。结果表明:主回流区脱离喷嘴出口一段距离,有利于产生脱体火焰而防止发生自燃和回火,且本文喷嘴出口温度监测结果也证实了在喷嘴内未发生自燃和回火;不同压力状态下喷嘴出口截面混合不均匀度SMV(Spatial Mixing Variance)均在4.7%左右,满足低污染燃烧室SMV低于5%的要求;并且污染物排放试验结果表明贫预混喷嘴能同时满足NOx和CO排放要求(@ 15% O2)的Φdome范围较宽,为0.65-0.82,能减少其应用在全环燃烧室的分级数,另外当Φdome低于0.70时,贫预混喷嘴的NOx排放低于10ppmv(@ 15% O2)。本文提出的新型贫预混喷嘴能满足燃气轮机低污染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25.
以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经碳化后采用CVI和树脂浸渍(IR)工艺制备出不同密度的多孔C/C预制件,然后采用气体压力浸渗方法制备了C/C-Cu复合材料.采用氢氧(H2-O2)焰对C/C-Cu的烧蚀性能进行测试考核.结果表明:以密度为0.99 g/cm3的C/C预制件制备出的C/C-Cu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均小于密度为1.9 g/cm3的C/C复合材料,其烧蚀性能良好;在烧蚀过程中C/C-Cu的铜基体的熔化吸收了大量的热量,降低了材料的表面温度,提高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烧蚀机制主要是热氧化烧蚀和机械冲刷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6.
新型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声表面波(SAW)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器件制作,提出了1种表面波SO2传感器,它采用三乙醇胺(TEA)覆盖薄膜,分辨率可达70×10-9。还讨论了SAW气体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敏度及选择性等问题,并给出了有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7.
为了获得回流型脉冲爆震燃烧室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工作特性,通过试验和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爆震室工作频率10~30Hz时的出口燃气总压、总温、流量变化规律以及该爆震室的增压能力进行了测试与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出口燃气总压、总温具有极高的峰值和较高的平台区,其工作频率10~30Hz时,压力平台值为0.36~0.91MPa,时均温度为710~1270K。此外,该爆震室排气流量十分集中,以10Hz为例,在一个爆震循环的16%时间,排出了整个循环60.5%的燃气。为此对出口燃气总压进行质量加权平均,发现该爆震室的增压比随工作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2.37~2.05之间。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本文在多次绝热层烧蚀实验所得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在低燃气流速下的烧蚀表面质量和能量控制方程,以及某发动机绝热层在烧蚀时形成的炭化层、热解层和基体的温度响应控制方程,求得了该发动机内弹道环境条件下绝热层烧蚀过程中炭化面和热解面的退移速率.所得数值解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