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1篇 |
免费 | 589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19篇 |
航天技术 | 264篇 |
综合类 | 184篇 |
航天 | 1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了实现天琴计划航天器轨道构型的长期稳定漂移并满足轨道构型的稳定性指标,文章应用优化算法搜索航天器初始最优瞬时轨道要素。建立考虑摄动情况下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模型,对导致等边三角形轨道构型发生长周期漂移的轨道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将这些要素作为轨道设计的待优化参量,应用粒子群(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智能寻优算法进行优化,应用最终优化得到的轨道要素进行轨道构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进行轨道控制的情况下,4年内轨道构型呼吸角变化小于1.5°,臂长变化小于1500km,臂长变化速率小于10km/s,初步满足轨道构型的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2.
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方法及框架转速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控制力矩陀螺是一种具有力矩放大特性的惯性执行机构,通常应用于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中小卫星快速机动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需要控制力矩陀螺能够输出大力矩,而且要具有较高的力矩输出精度。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一种框架转速精度测量方法,以及一种采用正弦永磁同步电机,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案。该框架控制方案中引入摩擦力矩观测器及其补偿算法,在控制回路中通过对摩擦力矩的补偿,可有效提高框架驱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3.
采用 Donnell 型扁壳理论,利用 Galerkin 法和广义平均筋条刚度法分析了在均布外压作用下碳/环氧复合材料三角形网格加筋圆锥壳体的总体稳定性,得到了临界载荷的解析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理论预示值与临界载荷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4.
分析了高原机场终端区飞行的特殊性和影响高原机场飞行闭环稳定性的各种不利因素,指出了在高原机场缺氧条件下对飞行员数学模型修正的必要性和修正方法.采用等效闭环系统方法分析飞机在高原机场环境下的闭环稳定性,利用该思路可以用常规的分析方法研究高原机场飞行员缺氧条件下的闭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5.
冗余度机器人力控制的运动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非冗余度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引入到冗余度机器人,用线性化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运动学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运动学稳定的冗余度机器人混合控制策略。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137.
研究了递归序列x_(n 1)α-β_(n-1)/1-g(x_n),n=0,1,的持久性、振动性、稳定性和全局吸引性。其中α、β为正实数,g(x)是非负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138.
139.
在设计短舱外罩型线时,希望尽可能使其表面边界层保持层流状态,以减小摩阻,提高有效载荷。理解边界层的转捩机制,并准确预估转捩发生的位置,有利于有效评估不同外罩型线设计方案。以巡航状态下3种不同外罩型线的通气短舱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了边界层稳定性特征,并综合考虑T-S波和激波诱导分离泡这两种转捩机制,预测了不同外罩型线下短舱边界层的转捩位置。结果表明,逆压梯度越大,T-S波越不稳定,流动分离的位置也越靠前。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保持大范围的顺压梯度并减小逆压梯度,这将有利于推迟转捩发生。此外,针对风洞实验中的短舱缩比模型,比较了预测的转捩位置与实验转捩位置,发现两者的转捩线在形态上非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140.
对低速轴流压气机五个轴向间距下的压气机特性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失速点流量,以及对压气机工作于多团旋转失速流量范围的影响,论证了静子在轴流压气机中具有抑制扰动波发展以及增强气动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静子之间轴向间距的减小,静子的增稳作用增强,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