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87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91.
现代高科技战争对雷达系统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号发生器作为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体积、重量、功耗以及性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分析了目前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DSP+DDS芯片的雷达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信号发生器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噪声低、体积小、功耗低和控制简单等特点,且在某型产品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2.
鲁国斌  谭云 《航空电子技术》2006,37(4):45-47,52
简述了I~2C总线的特点;并详细描述了一种在FPGA中实现I~2C总线IP核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I~2C总线IP核在主模式下的收发数据仿真时序图以及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193.
基于CPLD/FPGA的串行异步通信(UART)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通用异步收发器)是广泛使用的串行数据传输协议。UART允许在串行链路上进行全双工的通信。通过应用EDA技术,基于CPLD/FPGA器件设计与实现UART的波特率产生器、UART发送器和接收器及其整合电路,目的是熟练运用VHD语言,掌握CPLD芯片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4.
CCSDS标准推荐了一组适用于深空通信的LDPC码。为了满足在一个系统中使用多种码率LDPC码的需要,设计了一个能够实现标准中4种码率码编码的通用编码器,该编码器合理安排了生成矩阵存储单元,充分复用了硬件资源,用一种码编码需要的资源消耗实现了4种码的编码,大大节省了资源;用VHDL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该编码器,通过仿真验证,表明该编码器在占用硬件资源不大的条件下,能够正确完成4种码率码的编码。  相似文献   
195.
基于DSP的测试转台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锁相环控制为基础研究了转台速率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高速A/D和D/A芯片(AD7865和AD7836)以及FPGA技术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关键逻辑电路——指令脉冲发生器、精密移相器、鉴相器的设计,并设计了控制器,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和仿真结果。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满足了转台的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6.
针对微软推出的新一代的驱动模型框架WDF,介绍了其内核模式驱动开发的框架KMDF,设计实现了一种针对PCI Express端点设备的驱动程序,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FPGA的PCI Express数据加密卡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基于KMDF的驱动程序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7.
本文围绕如何利用FPGA 技术实现平台地面电路系统功能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的系统设计、程序实现、程序仿真及结果分析。首先,依据平台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基于FPGA的平台地面电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之后,按照接口电路的工作流程要求和状态控制要求,进行功能化模块设计和程序仿真。重点是按照地面控制回路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电路的连续系统设计、仿真、离散系统设计、仿真、分析、程序仿真及结果分析。最终,完成了FPGA的平台地面电路系统的设计。仿真的分析结果表明本设计控制流程正确,控制系统稳定可行,回路各项参数满足平台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98.
SoPC技术是在片上系统SoC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的,二者的共同点为将处理器、存储器、IYO接口等系统设计需要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相比SoC系统,SoPC系统还具有可编程性强、产品问世周期短等优点,在保证系统性能与灵活性、提高系统执行速度的同时又可显著地降低系统成本。在对SoPC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基于FPGA内嵌PowerPC处理器的可编程片上系统的设计,利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完成软硬件划分、软硬件设计、硬件综合、软件编译以及软硬件协同验证等工作,并结合SoPC技术的特点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9.
介绍了一个基于高速协议变换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IEEE1394协议到千兆以太网协议的实时变换,将基于IEEE 1394协议的数字相机发出的图像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系统设计使用了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技术,通过Avalon总线将Nios Ⅱ处理器,千兆网MAC核和自定义的1394芯片接口逻辑等IP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主要的硬件电路,结合系统软件设计实现了对高速图像数据的实时转发.系统达到了较好的性能,同时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和扩展性好的特点,展示了利用SOPC技术解决此类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0.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符号同步的三角函数内插法,给出了该算法的仿真结果,同Farrow结构的内插滤波器相比较,该算法有着简单的实现结构和高的内插精度。文章最后给出了三角函数内插法的一种FPGA实现方法及其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