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0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26篇 |
航天技术 | 32篇 |
综合类 | 54篇 |
航天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外端壁收缩与单向倾斜组合涡轮导叶的三维气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展弦比涡轮导叶的外端壁收缩与单向正倾斜组合设计是既可减小两端二次流损失又可以满足冲击冷却叶片叶身需平直要求的技术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组合设计可减小二次流损失的力学机制、流场特征及三维流场设计分析的评价准则。通过三维流场计算 ,详细分析了诸如单向倾斜角度、子午面外端壁轮廓收缩起点、内外曲率半径等主要特征参数对流场品质的影响。给出了组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及评价流场的定性准则。该组合设计方法对低展弦比高温涡轮导向叶片的成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为掌握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气动性能,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主流落压比、扩张段二次流落压比、扩张段二次流角度和引射对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轴向推力系数的影响;主流落压比、扩张段二次流落压比和扩张段二次流角度对矢量角的影响;主流落压比、喉道二次流落压比和喉道二次流角度对喉道控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主流落压比增大轴向推力系数增大,矢量角减小,喉道控制率减小;随扩张段二次流落压比增大推力系数减小,矢量角增大;随喉道二次流落压比增大,喉道控制率增大;随扩张段二次流角增大轴向推力系数减小,矢量角略有减小;随喉道二次流角增大喉道控制率增大;随引射方式增加喷管推力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63.
64.
叶片式预旋喷嘴具有尺寸小,落后角大的特点。为了详细研究小尺寸预旋喷嘴的预旋性能,采用五孔探针对叶片式预旋喷嘴的出口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Ma=0.2,0.3时喷嘴出口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出口气流角度分布,实验获得了喷嘴的落后角和预旋效率,并进行了与实验工况相同的数值计算。通过实验获得的总压云图以及速度云图,可以发现叶片式预旋喷嘴的端壁二次流损失、尾迹损失严重,有明显的边界层分离现象。Ma=0.2时,喷嘴Re数为5.76×104,落后角2.84°,实验测得的预旋效率为0.73;Ma=0.3时,喷嘴Re数为1.06×105,预旋效率提高至0.77。实验模型端壁的影响使预旋效率实验结果偏低6.5%左右。数值结果与实验测得各参数符合较好:数值结果与测得的喷嘴出口截面平均总压、静压偏差在1%以内;出气速度、周向速度以及出气角度与实验结果偏差在4%以内。数值计算表明,叶片式预旋喷嘴的预旋效率基本不受压比影响,随Re数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最后基本稳定在0.85。 相似文献
65.
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对圆转方内喷管单元直排塞式喷管进行了热试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系统及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参数,给出了实验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照片和数据分析。无再生冷却塞式喷管发动机采用耐烧蚀材料钨渗铜加工内喷管和燃烧室内衬,碳钢材料加工塞锥,成功进行了多次短时间热试实验。在三个压比下获得了塞式喷管性能数据,实验表明,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能力和较高的效率。在CNPR=110附近,效率达到93%~95%;在CNPR=450附近,效率达到96%~98%;在CNPR=1000附近,效率达到93%~96%。预计在设计点的效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二次抛物线型面喷管参数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抛物线型面是火箭发动机喷管较常用的一种型面,对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是必要的,在喷管型面长度和出口扩张半角确定的条件下,优化方法是把比冲作为目标函数,利用一维等熵流的气动力公式,二次抛物线型面的几何关系和计算机求极大值方法,确定达到比冲最佳值的设计变量一喷管初扩张角和出口马赫数。 相似文献
70.
固体发动机喷管烧蚀和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含铝复合推进剂发动机试验时,对其喷管进行的烧蚀和温度场测量,获得了复合喷管结构中的烧蚀和瞬时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