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186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舰船等速航行时,由于风浪的影响使得舰船产生大幅摇摆,致使舰载机上的惯导系统测量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信息受到严重干扰,无法采用传统的静基座或微幅晃动基座的粗对准方法进行粗对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舰船等速航行条件下基于重力加速度信息的粗对准方法,即以惯性坐标系中的地球重力加速度作为参考矢量,利用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计算出初始姿态矩阵的粗略估计值。在典型海况条件下,蒙特卡洛50个样本的仿真结果表明,东向、北向和天向姿态误差角的均值分别为-5.102′、8.915′、-0.174°,一倍标准差分别为:0.0174′、0.084′、1.472°,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实现该状态下舰载机惯导系统的精对准。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压敏涂料(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测压系统,设计了一套可拆卸式毫米级平面叶栅实验段,首次应用PSP测压技术测量了有/无叶尖间隙毫米级叶栅叶背表面静压分布。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叶尖间隙,叶盆处高压气体通过间隙泄漏流入叶背,使叶背叶尖处压力明显大于叶根处;与无叶尖间隙相比,有间隙时泄漏对叶背表面压力的影响约占叶高1/3,叶背底端受泄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3.
针对薄壁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圆角,提出了运用梁单元与壳单元组合的建模方法对圆角进行等效建模。通过分析圆角对薄壁结构的刚度贡献,提出圆角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分为面内刚度贡献和面外刚度贡献。圆角对面外刚度的贡献与梁的作用等效,通过运用扭转相关理论推导出等效梁单元的截面参数。对于圆角的面内效应,运用壳单元对其进行等效建模,采用平面应变状态假设,将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结构。在平面内,通过刚度等效原理计算出壳单元的等效厚度与弹性模量。通过2个实例验证了圆角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64.
为计算航天器轨道初值不确定造成的可达区域(RD),提出一种适用于椭圆参考轨道的计算方法。以航天器的名义轨道作为基线,定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移动参考平面,在此移动平面上建立名义轨道到可达区域上任一点的距离函数,函数的极大值点即为可达区包络的边界点,从而将问题转换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对动力学模型部分线性化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随后采用变参数的自适应同伦算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最后对航天器释放微小卫星的实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5.
针对薄壁铸件精基准面机械加工精度低、变形大的问题,分析了工装改进的原因,对工装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改进,并以实例辅助说明,改进后的工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热电制冷(Thermo-Electric Cooling,TEC)技术是利用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它不需要任何工质,无活动部件,结构简单,非常适宜于微型制冷领域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文章将TEC技术应用于某星载相机焦面组件的热设计,解决了探测器恒温控制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TEC技术的热设计方案在满足探测器恒温...  相似文献   
67.
研究空战过程中攻防双方的机动平面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的控制目标是使得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或反向重合,然后推导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夹角,进而得到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的充要条件,给出了保证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反向重合的控制指令,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控制指令能够实现对机动平面快速准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68.
将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MLFIPWA)用于求解二维介质柱的电磁散射,给出了计算模型。在积分方程法求解电磁散射中,用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FIPWA)对目标分层分组,附近区直接计算,非附近区通过聚合、转移和配置加速矩矢相乘,减小MLFIPWA的数值计算量。算例表明:MLFIPWA特别适于处理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  相似文献   
69.
随着现代战争中空袭模式的发展变化,防空导弹拦截的目标已由单机目标逐渐演变为编队目标.因此,研究拦截多机种、多架次编队目标情况下的武器系统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战意义.基于单个目标的制导误差平面的定义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拦截双目标及多目标编队情况下的制导误差平面定义进行了拓展,实现了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制导精度的数学建模和仿真研究,使研究武器系统拦截编队目标的制导性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0.
教练机训练效能对飞行学员掌握飞行技能和战术水平有重要作用,量化评估教练机训练效能是优化训练体制和评估飞行训练大纲的前提.典型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计算模型对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操纵系统考虑不足,对飞行参数选择有局限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改进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弥补了这些不足,同时对飞行科目权重给出了新的选择方法.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效能评估,为现代飞行训练大纲和飞行训练体制评估提供了基础,算例结果证明改进模型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