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航空   711篇
航天技术   319篇
综合类   210篇
航天   1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Despite spiral eddies were first seen on the sea surface more than 40 years ago,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uncertainty concerning these eddies. The present paper is aimed to provide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n the occurrence and statistics of small-scale eddies in the three inner seas (the Baltic, Black and Caspian) using satelli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The dataset used includes over 2000 medium resolution Envisat ASAR and ERS-2 SAR images obtained in 2009–2010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eas mentioned. As a result of the analysis performed ∼14,000 vortical structures were detected. 71% of them were visualized due to surfactant films (“black” eddies), while 29% due to wave/current interactions (“white” eddies). Practically all the eddies detected were cyclonically rotating. Their diameter was within 1–20 km. Characteristic size of the “black” eddies in all the basins was discovered to be less than that of the “white” eddies. Characteristic eddy size for the Baltic, Black and Caspian seas proved to be stri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values of the baroclinic Rossby radius of deformation typical for these basins. The “black” eddies did not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connection with the basin- and meso-scale surface circulation of the seas. Most of the “white” eddies detected were attributed to the zones with the most intense drift currents, i.e. those along the western boundaries and (in the Baltic Sea only) in the elongated parts of the basin.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一种基于仿真器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通过构造链接器分析目标文件,生成内存映像,加载到仿真器执行测试.该方法特别适合嵌入式软件的单元测试,支持对不完整的代码进行测试,同时引入了交互式脚本执行机制,支持采用高级脚本语言而不是嵌入式专用汇编语言设计桩函数和测试用例,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培训代价.航天某院等单位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嵌入式软件的单元测试效率,有较高的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3.
目前研究大跨度桥梁涡振性能的主要手段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对桥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也需予以关注。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阻塞度较小的XNJD-3大型风洞中进行1∶20大比例尺节段模型涡激振动试验,分析了阻尼、风迎角等因素对涡振响应的影响。最后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将振幅换算到高阶模态,引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以及英国BS5400规范对桥梁的涡激振动性能进行评价,为今后利用节段模型试验结果来评价实桥的涡振性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8MN压力机参数分析和螺栓预紧力的计算,提出采用电磁感应涡流加热螺栓使其伸长而预紧的技术方案.经实践验证,该技术方案可行、有效,为此类重大设备在移位搬迁或技术改造时,解决螺栓无法预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65.
热障涂层厚度及厚度不均热无损检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旺  丁蒙蒙 《航空学报》2010,31(1):198-203
研究了热障涂层(TBC)厚度及厚度不均的红外热无损检测(IRTNDT)的建模和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数值模拟。在柱坐标系下以轴对称模型描述热障涂层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涂层结构受热脉冲激励后的温度场,研究热无损检测可检信息参数(如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厚度特征参数(厚度差和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涂层公称厚度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厚度差呈非线性关系,它们随着厚度差的增大而增大;在涂层厚度差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涂层公称厚度呈非线性关系,它们随着涂层公称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利用计算所得的可检信息参数与厚度特征参数的关系可以反向估计陶瓷层厚度差和厚度。这些研究结果为热障涂层厚度及厚度不均的红外热无损检测及表征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可靠性增长下的Bayes序贯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云燕  武小悦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0):2201-2205
针对可靠性增长下的序贯检验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变总体Bayes序贯检验方法.该方法依据产品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多状态试验数据,利用离散AMSAA(Army Material Systems Analysis Activity)可靠性增长模型对产品可靠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描述,给出了变总体试验数据似然函数的表达式,并对变总体Bayes序贯检验的后验概率比和决策阈值进行了定义,进而构建了可靠性增长下的Bayes序贯检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具有可靠性增长的可靠性指标的假设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967.
铁磁构件残余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蕾  任吉林  任尚坤  陈曦  付任珍 《航空学报》2010,31(10):2109-2114
 为研究磁记忆检测技术评估铁磁材料早期损伤的可行性,以磁记忆检测技术为手段,对40Cr钢三点弯曲SE(B)试样进行了常温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分别测量了试样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不同循环周次N时的磁场数据。定义了一种新的磁记忆特征参量,分析并探讨了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该特征参量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特征参量较传统的磁记忆特征参量变化明显。通过分析磁记忆信号与裂纹扩展寿命、累积疲劳损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磁记忆信号的损伤参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评估材料的残余寿命,可为磁记忆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以及残余寿命评估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8.
研究了250℃条件下电流对SnBi共晶熔体/Cu/SnBi共晶熔体反应偶的界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施加电流时SnBi共晶熔体/Cu反应偶界面反应产物为扇贝状的Cu6Sn5层和薄的Cu3Sn层。施加电流会促进SnBi共晶熔体/Cu反应偶界面反应层的生长。电流作用下SnBi共晶熔体/Cu/SnBi共晶熔体反应偶的阳极界面反应层厚度明显厚于阴极界面反应层厚度。  相似文献   
969.
针对涡轮动力装置电子控制器的控制逻辑检测和调试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子仿真试验器替代真实涡轮动力装置的方法。将电子仿真试验器与电子控制器构成闭环控制同路,从而实现对涡轮动力装置闭环运行过程的模拟。仿真试验表明,利用该电子闭环仿真试验器能较好地模拟涡轮动力装置系统的实际工况,为涡轮动力装置电子控制器的调试和检测提供了‘种简便、有效的途径,且能显著降低试验成本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970.
复合材料液体成形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是将液态聚合物在压力作用下注入铺有纤维预成形体的闭合模腔中,液态聚合物在流动充模的同时完成对纤维的浸润并经固化成形成为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类制备技术。本文先对复合材料液体成形工艺原理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综述了由液体成形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中基本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开孔拉伸、开孔压缩、层间断裂和抗冲击性能等,并对相关的试验标准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液体成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