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8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航空   1557篇
航天技术   659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5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超声速三维碳—碳烧浊流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再体的烧蚀现象 ,利用简单隐式TVD差分格式和激波捕捉法 ,数值求解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 Stokes方程 ,其中化学模型是碳 碳 (C C)空气化学模型 ,考虑 12个化学组分和 31个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了C C烧蚀对再入体头部区域的壁面温度和热流分布的影响。为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提出壁面条件显式处理的方法。对再入高度为 6 5km和速度为 8km/s的再入体头部区域烧蚀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用飞行迎角α =0°的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进行了比较 ,符合得较好。同时给出了三维小迎角α =5°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2.
祁锋 《推进技术》1996,17(4):61-68
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多方面分析了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方案的可能性,简要回顾了SSTO的发展历史,特别对三角快帆(DC-Clipper)作了分析,认为采取多项先进技术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明确了单级入轨的两个基本方向:提高比冲和降低结构重量。分析了采用不同形式发动机的影响,列出了主要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几个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
欧洲返回舱CTV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分析了欧洲航天局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之载人飞船返回舱CTV的气动特性,并与第一代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的气动特性作了对比研究。该返回舱为钝双锥外形,与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相比,它具有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本文还对两类返回舱的气动热特性、防热材料重量、飞行弹道及通讯中断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4.
45.
华东地区围护结构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京市的典型年逐时气象参数,对于该市的某一座高层建筑物,应用自编的逐时动态负荷模拟程序,输入围护结构(窗户、墙体和屋顶)相关的物理参数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地点及朝向等),计算围护结构冬季采暖期散热量及夏季制冷得热量。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塑窗代替单层塑窗,使用节能墙体代替传统墙体能够使得冬季围护结构传散热量减少51%,夏季围护结构总得热量减少46%。因此,这一结果为华东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穿透式冷板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航空电子设备上采用的空心冷板冷却系统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求解,得到了空心冷板稳态温度分布表达工和功率-温度-流量关系式,可作为空心冷板系统的设计依据,建立了空心冷板失效的动态温度模型,得到的温度-时间响应特性可用于评估冷板系统耐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7.
飞机液压能源管路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论述了液压能源管路网络系统的建模,着重建立了液体输管路及有关元件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如何用特性阻抗法对系统进行求解,最后对飞机液压能源管路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并指出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微重力下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整体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向一重力环境下管肋式空间辐射器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以单质量散热量最大和热载体驱动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管式空间辐射器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focused on online scheduling of distributed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system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e was to maximize the total profit of the overall system by efficiently coordinating the different satellites with stochastic arrival of urgent tasks, subject to rigid communication and observation time window constraints. We formulated this problem as a single-task, single-robot, time-extended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intra-schedule dependency using the multi-robot task assignment taxonomy and formulated the sub-problem after releasing urgent tasks in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e first described the online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a single satellite, then we proposed the modified consensus-based bundle algorithm (m-CBBA) and modified asynchronous consensus-based bundle algorithm (m-ACBBA) with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initial versions of CBBA and ACBBA, the modified versions added the communication loop prediction phases to efficiently utilize scarce communi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Additionally, we introduce two contract net protocol (CNP)-based algorithms for comparison, respectively SingleItem-CNP-based (SI-CNP) algorithm and Batch-CNP-based (BA-CNP) algorithm.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total profit and percentage of scheduled urgent tasks achieved by the m-ACBBA and m-CBBA algorithm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achieved by both SI-CNP and BA-CNP.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communications needed by either m-ACBBA or m-CBBA algorithm was lower than that by SI-CNP. When the communication cost in the system is high, the m-CBBA algorithm is preferred because it balances the profit and the required number of communications. When the communication cost is low, the m-ACBBA algorithm is preferred because it achieves high total profit and high percentage of scheduled urgent tasks.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研究强不确定系统“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实现方法,强不确定系统指的是系统的静态增益及其界不完全确知且范围较大.“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吴宏鑫院士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该原理表明,对于未知连续系统,其离散化系统的系数的和在一定条件下是1.该原理的发现对于解决闭环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的瓶颈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为了实现系统的“全系数之和等于1”,需要对系统进行一定的变换,以满足所需条件.其中,采用静态增益的标称值的倒数进行输入变换的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系统的不确定性较大时,该变换将带来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明确给出了系统静态增益的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的关系对于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影响.当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较小时,可以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当比值较大时,进一步给出了通过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特征模型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