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4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17篇 |
航天技术 | 359篇 |
综合类 | 104篇 |
航天 |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Eduardo A. Araujo-Pradere Dalia Buresova Dominic J. Fuller-Rowell Tim J. Fuller-Rowell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3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in predicting the height of the maximum of electron density (hmF2) has been evaluated for similar geomagnetic latitudes stat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SH), and for the last two minima. As truth-sites, the digisonde stations of Millstone Hill (42.6°N, 288.5°E), USA, and Grahamstown (33.3°S, 26.5°E), South Africa, were considered. A monthly averaged diurnal variation was obtained from all the observations and model output in the months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fference was also calculated. For this initial study data from summer and winter in the NH and SH were selected for the solstice comparison, and October data for both stations were used to represent equinox conditions. The choice of these periods depended on data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earlier minimum in 1996, in general IRI hmF2 value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e exceptions are October and December in the SH, where IRI hmF2 tends to high, particularly on the dayside, and also July for which the daytime measured values tend to be larger than the IRI ones. For the recent minimum in 2008, IRI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hmF2 in most of the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general assertion that thermospheric temperatures were cooler during the last solar minimum as a consequence of an unusually low, and extended, minimum in solar extreme-ultraviolet flux, and in response to continually increasing long-term trend in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The cooler temperatures not only decrease density at a fixed height, but als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action of the atmosphere lower the height of the F-region peak. 相似文献
982.
983.
为了研究喷管结构形式对两级 PDE 性能的影响及作用规律,以氢气和空气混合物为例,采用 FLUENT 软件中的 k-ε湍流模型,使用非平衡壁面函数、PISO 算法及基于梯度的动态自适应网格加密方法,对收敛、扩张、收扩等不同喷管结构形式的凹面腔内环形向心射流聚心碰撞产生激波会聚起爆爆震波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和冲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不同时间点凹面腔产生的推力和冲量、喷管产生的推力和冲量、两级 PDE 总的推力和冲量三者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发现凹面腔产生的推力和冲量是两级 PDE 总的推力和冲量的主要来源,不同喷管结构形式对两级 PDE 推力和冲量性能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以冲量为例,收敛喷管可以提高凹面腔的冲量,但是由于自身同时产生过多负的喷管冲量,因而总冲量较小;扩张喷管虽然对凹面腔冲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但是由于其自身可以提供正的喷管冲量,所以总冲量较大;收扩喷管的收敛段也可以较小幅度的提高凹面腔冲量,但同时产生的负喷管冲量会和扩张段产生的正喷管冲量发生抵消,使总的喷管冲量比较低,发动机总冲量也较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扩张喷管性能最优。可见在两级 PDE 喷管结构形式的选择上,要同时考虑凹面腔冲量和喷管冲量,权衡两者,才能选择出合适的喷管。 相似文献
984.
超细晶Laves相NbCr2颗粒增强Nb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制备了Laves相NbCr2增强的Nb基复合材料。研究了Nb-22.5Cr配比成分的Nb,Cr元素粉经MA30h后在1250℃分别热压10min,20min和30min所获得的Nb/NbCr2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三种热压时间均可制备出组织均匀,致密度高的Nb/NbCr2复合材料,体积分数约为30%的近等轴状的Laves相NbCr2颗粒弥散分布于Nb固溶体基体中。热压20min的试样具有最佳的组织和性能,其Laves相NbCr2的晶粒尺寸达到亚微米级,致密度达到99.2%,维氏硬度为9.41GPa,屈服强度为2950 MPa,抗压强度为3345 MPa,塑性应变达到了7.01%,充分实现了Laves相NbCr2颗粒强化和细晶强韧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局域密度近似(LDA),计算了压力对LixTiS2(x=0.0.25,0.5,0.75,1)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同一“含量的LixTiS2,随着压力的增大,LixTiS2的晶格参数有规律的减小,插层化合物中Li的含量越高,材料越难被压缩;在压强等于1GPa左右时各体系的总能量达到最小值。各体系的费米能级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各原子的电子能态密度产生了漂移,压力还导致了S原子和.Ti原子p-d杂化减弱。“原子和S原子的共价相互作用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986.
987.
988.
一种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红外特性的模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实验测量了一种双S形二元(2-D)喷管排气系统壁面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分别在侧向、下方和上方探测面上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并与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作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S形二元喷管排气系统在上方探测面上,红外辐射强度比较大,最大值出现在10°探测角;相比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双S形二元排气喷管系统红外辐射强度在0°探测角方位平均降低了75.5%,在侧向、下方及上方探测面上90°探测角方位分别降低了57.6%、50.9%和17.3%。 相似文献
989.
不同浓度NaCl溶液下典型铝/钛合金电偶腐蚀当量折算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化学试验,分别测量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2A12铝合金和TA15钛合金的极化曲线,利用极化曲线外推法,得到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自腐蚀电位,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测量了不同浓度、不同阴阳极面积比的电偶腐蚀电流;建立电偶腐蚀仿真模型,得到电偶电流仿真结果;基于仿真结果,利用当量折算系数法,计算不同浓度NaCl溶液与水介质的折算关系。结果表明:2种金属在溶液中存在电位差导致电偶腐蚀的发生;电偶电流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仿真模型可以用来对电偶腐蚀进行模拟;得到了2A12铝合金与TA15钛合金偶接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与水介质的折算系数。 相似文献
990.
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变形高温合金中的钛含量。考察了钛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浓度范围。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干扰小、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优点;测定样品钛含量在10-60 m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2%-98.3%(n=6);该分析方法适用于变形高温合金中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