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161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3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The paper focuses on space system design aspects related to an end-to-end demonstration mission, aiming at showing the feasibility of a Formation Fly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F-SAR) with microsatellite class platforms (~100 kg). Trajectory design approaches that can fulfil payload requirements are addressed to enable selected FF-SAR application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se applications relies on suitable combinations of FF-SAR techniques lik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enhancement, High-Resolution Wide Swath (HRWS) SAR imaging, and Coherence Resolution Enhancement (CRE). In this framework, a cluster of 3 micro-satellites, working in X-band, flying in a Low Earth Orbit (LEO) close-formation, has been designed as a candidate end-to-end system demonstration mission. One satellite embarks a Transmitting-Receiving (Tx/Rx) radar, i.e. it is a monostatic SAR. The other two satellites are Receiving-only platforms. Critical design aspects related to spacecraft subsystems and formation-flying analysis are addressed to confirm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spaceborne distributed system implementing the FF-SAR principle.  相似文献   
152.
方元坤  孟子阳  尤政  张高飞 《宇航学报》2018,39(12):1364-1371
编队自主导航是实现分布式遥感系统星间协同观测的基础。为实现分布式遥感系统星间相对状态的精确确定,提出一种基于MEMS激光雷达与纳型星罗盘的星间相对状态估计方法。借助相对姿态、轨道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星间相对状态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解决了MEMS激光雷达测量与参考航天器姿态耦合的问题,并利用预定入轨参数及高精度轨道外推(HPOP)对方法进行仿真校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估计精度满足分布式遥感任务需求,能够较好解决中远距离星间相对状态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通道串扰、通道不平衡问题,利用Ku波段机载全极化SAR数据进行定标试验研究。进行了极化通道间干涉相位去除,以及包含相位校正、串扰校正和通道不平衡校正的极化SAR定标处理。对三面角反射器后向散射的分析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通道不平衡降至1 dB以内,通道串扰降至-17 dB以下,极化特征图与理想三面角更为接近。Freeman-Durden分解结果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SAR数据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地物主要散射机制信息。  相似文献   
154.
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的弹性化SAR卫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能全天时、全天候观测,在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双基、多基SAR卫星更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安全价值。然而,目前在轨的大型星载SAR卫星造价昂贵,且双基SAR卫星需数颗同等规模的卫星。双基SAR卫星系统存在星间同步链路,因此卫星可扩展性不强。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的低成本弹性化Ka波段调频连续波(FMCW)SAR小卫星星座系统。该系统基于一组独立、模块化的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采用Ka FMCW SAR体制和时间调制天线(TMA)技术,可减轻接收星2/3以上的质量。该系统采用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具备多样化的工作模式,为单发多收、多发多收等应用需求提供了一种弹性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飞机目标检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场景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飞机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飞机目标检测算法。先在大场景SAR图像中对机场目标进行粗检测,定位机场区域,再通过精确分割算法获得机场的精细区域。对机场区域中的飞机目标进行检测,采用一种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飞机目标检测算法。通过飞机边缘检测、边界框预处理等操作确定潜在飞机目标在机场中的位置范围,采用基于GoogLeNet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可疑目标进行鉴别。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6.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利用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接收场景回波时受地形的影响,会出现波束指向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空间谱估计的星载SAR数字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将目标场景高程估计问题转换为波达方向估计问题,考虑到回波信号的稀疏性,进而等效为稀疏空间谱估计问题,然后利用凸优化方法求解得到目标波达方向。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传统自适应方法受小样本和低信噪比影响的限制,实现复杂地形下的正确波束指向,保证回波信号的接收增益。  相似文献   
157.
W波段FMCW SAR系统实现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C波段、X波段和Ka波段相比,W波段的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因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易实现低功耗与小型化而备受关注。W波段波长短,因此该波段的FMCW SAR更适用于短距离成像。提出一种W波段FMCW SAR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提出的系统方案与指标,实现W波段FMCW轨道SAR系统的样机研制。该系统分辨率可达5 cm。系统样机试验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功能船模拖拽水池完成。设置不同目标进行成像试验,最终得到多组有效试验数据,并基于改进的RD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理想的SAR图像。经分析可知,系统实际分辨率优于5 cm。试验结果证明了W波段FMCW SAR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地物分类是PolSAR(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方向。传统算法需要基于特定数据人工选取特征和设计分类器,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行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层次化特征。在深度学习算法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和PolSAR大数据,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通用分类器设计方法。使用人工标记的数据训练CNN(深度卷积网络),自动化地进行特征学习和提取,并实现高精度的地物自动分类。在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机载和星载PolSAR数据上对通用分类器进行测试,都能快速、准确地分类。研究成果可快速将PolSAR数据转译为更直观的地物分类结果,对海量数据,特别是GF-3卫星PolSAR图像的利用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59.
提高高分辨率SAR图像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目标识别能力,对防御未来战争中来自地面目标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地面特定目标的大小、方位、旋转等变化以及强杂波背景给目标识别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将目标的三维模型投影到二维平面,采用余弦傅里叶矩和瑞利分布的CFAR检测方法分别对其矩特征和峰值特征进行提取,利用级联组合分类器对目标识别进行建模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在特征维数高和姿态变化下的目标识别,而且无需额外增加对制导控制系统的开销。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再入体再入大气层形成的尾迹的工程模型,并运用边界层理论求解二维等压湍流尾迹流动。根据Prandtl的湍流切应力的混合长度理论和Tay-lor的涡量交换理论分别获得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根据Lykoudis的远场尾迹理论计算了轴心参数分布,并且获得了尾迹长度、自由电子数密度等尾迹参数。计算结果与同类文献一致。文章的目的是为计算尾迹的雷达散射截面提供初始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