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121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电流滞环控制的三相馈能式电子负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用于航空发电机测试用的三相馈能式电子负载功率拓扑方案及其电流控制策略。首次将三相馈能式拓扑方案应用于航空发电机测试负载,这种馈能式电子负载采用电流滞环PWM技术,可实现功率因数无级调节,既可模拟阻性、容性、感性等各种航空发电机负载形式,又能通过三相逆变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以功率因数1回馈给电网,这样降低了设备的功耗,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建立了系统d-q模型。对系统方案进行了理论论证。并给出了Matlab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92.
孙国范 《飞行力学》1992,10(4):76-83
本文通过简要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对电传纵向控制律设计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反馈形式、混合比、主增益、校正环节和滤波器等的选择;排除剩余振荡;对飞行品质的影响等做了较为充分有益的探讨.这对电传系统设计和改善飞行品质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93.
根据对超声速射流离散频率噪声产生的反馈机理的认识,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破坏反馈环的形成,从而抑制射流离散频率噪声的喷嘴屏蔽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阻隔反馈声波使其不能到达喷嘴唇口、同时屏蔽物不与射流接触来实现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合适的屏蔽罩参数,正常降噪效果可达5分贝以上.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量了超声速自由射流在采取屏蔽降噪措施前后轴线速度的分布,发现屏蔽后射流势核长度增加近50%,表明这种降噪方法有助于射流推力的提高,但不利于射流的掺混.  相似文献   
494.
介绍了实现变频陀螺电源高频率稳定度和高输出波形精度的关键技术——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和数字式波形合成技术——的原理 ,并给出了设计电路和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495.
介绍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MARTIN)公司生产的数字化码同步器DBS530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对其输入自动增益控制、直流基线恢复、相位误差提取及码元判决、环路滤波、频率合成等电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最后给出样机的误码性能测试数据。结果表明,DBS530的实现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它为国内高码率数字化码同步器的研制又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6.
介绍了在振动、强声噪环境下,动态相位噪声测试系统的原理、构成和数据处理过程,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97.
INS辅助的GPS接收机跟踪环结构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PS/INS的不同组合方式,研究了GPS接收机跟踪环的结构,给出了多普勒频移和时钟误差频率的外部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使用低成本惯性器件信息辅助GPS接收机跟踪环的深组合(deepintegration)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的前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接收机具有较宽的跟踪带宽和较好的抑制噪声能力,能显著提高GPS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98.
精密时统板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成某靶场末区测量系统的时间同步任务,达到高精度、小型化、可直接插入通用微机扩展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精密时统板的设计方法。这种板选取Intel公司8254-Ⅱ型可编程定时/计数芯片,运用无暂态数字锁相技术,产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时间信号,通过编程实现定时、守时并存贮、回显外触发精确时间值的功能。经硬件实验和C语言程序调试,满足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99.
Process of second harmonics generation due to development of corresponding instabil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pure electron weakly oblique Bernstein mode. This mode was supposed to be modifi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pair Coulomb collisions and weak large-scale electric field in flare loop. Investigated area was located near the loop foot-point in the “lower–middle” chromosphere of active region.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or the Fontenla–Avrett–Loeser model of solar atmosphere the investigated process of second harmonics generation starts at the extremely low threshold values of subdreicer electric field, well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preheating” phase of flare process.  相似文献   
500.
The distributing profile of electric current in solar plasma loop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MHD instabilities of the loops.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such profile in single loop. In this paper, we assume that, in spit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in most of the sunspo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in some small simple sunspots may reflect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distribution in solar plasma loops. We utilize the high-cadence, high-resolution vector magnetograms observed by Big Bear Solar Observatory (BBSO) to derive the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 in the region of sunspots, and simulate the distributing features of the solar plasma loops. From these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electric current in some small simple sunspots, or to say in plasma loops, are concentrated to their center. Such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pinch effect in current-carrying plasma lo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