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8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本文从确定软件、建立书目数据库和开通三个子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图书馆进行计算机集成管理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2.
本文介绍一种树的方式对网站内容实现动态有序管理,就象windows资源管理器一样,方便直观。最后举了一个部门结构树的例子来阐述。  相似文献   
163.
The research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autonomy navigation and landing guidance with computer vision has important signifcance.However,because of the image blurring,the posi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oints cannot be obtained accurately,and the pose estim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feature points have low precision.In this research,the pose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UAV is proposed based on feature lines of the cooperative object for autonomous landing.This method uses the actual shape of the cooperative-target on ground and the principle of vanishing line.Roll angle is calculated from the vanishing line.Yaw angle is calculated from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in the image.Finally,the remaining extrinsic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by the coordinates transform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e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ine feature has a higher precision and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e pose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oints feature.Moreover,the error of the algorithm we proposed is small enough when the UAV is near to the landing strip,and it 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UAV's autonomous landing.  相似文献   
164.
李由  王春慧  严曲  张小虎  谢良 《宇航学报》2019,40(6):725-732
SpaceMocap是一套基于多RGB-D相机的计算机视觉航天员运动捕捉系统。地面准备阶段,扫描航天员模型,并分别标定彩色相机的内参数。在轨采集阶段,3~4台相机布置在舱内角落,同步采集航天员任务视频。地面处理阶段,通过相机外参数标定和ICP方法实现点云融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人体关节点位置进行检测并初始化位姿参数,再用改进的ICP方法进行位姿求精,实现序列图像中关节角度跟踪。本系统搭载TG-2升空,对SZ-11航天员的任务视频进行了采集和处理,首次获取了在轨航天员的姿态(包括中性体位)、占位空间、运动参数等重要数据。结果表明,运动捕捉的模型与点云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关节点位置与关节角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SpaceMocap是我国首个在轨运动捕捉系统,它小型、轻质,具有计算机视觉特有的非接触测量、直观、高精度优势,无需在人体上粘贴任何标志,具有良好的抗遮挡能力,完全适用于微重力、狭小空间环境下的在轨应用 。  相似文献   
165.
在飞艇气动研究中,将气动计算特别是计算流体力学与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数值方法非常便于在计算机上应用,实现设计的自动化,相比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最近的研究中多被采用.本文针对新近的若干篇代表性的飞艇气动优化设计的文章,分析其所用的气动计算方法和优化算法,以及优化的结果,指出气动外形优化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6.
用VB编程软件设计——仿真单片机8051中断系统的响应过程,采用动态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和动手相结合,使教学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67.
本文介绍了三维流场光学C.T技术的原理,实验方法和重建算法,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的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8.
对局域控制网络(CAN)协议在“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平台上的应用作了描述。提出了微小卫星对平台公共总线的要求,介绍了CAN网络的特点,阐述了CAN协议的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卫星子系统数据通讯所作的改进协议。还给出了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子系统的CAN节点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69.
双屏显示系统是地面测试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系统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明了直现、实时性强的图形界面。有关它的组成、功能和实验方法在本文中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讲述了国外航天测控领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典型实例详细描述了NOVELL网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航天未来型号测控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