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300篇
航天技术   89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91.
Recent work has indicated that pion production and the associated electromagnetic (EM) cascade may b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astronaut exposure in space. Recent extensions to the deterministic space radiation transport code, HZETRN, allow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 of pions, muons, electrons, positrons, and photons. In this paper, the extended code is compared to the Monte Carlo codes, Geant4, PHITS, and FLUKA, in slab geometries exposed to galactic cosmic ray (GCR) boundary conditions. While improvements in the HZETRN transport formalism for the new particles are needed, it is shown that reasonable agreement on dose is found at larger shielding thicknesses commonly found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Finally, the extended code is compared to ISS data on a minute-by-minute basis over a seven day period in 2001. The impact of pion/EM production on exposure estimates and validation results is clearly shown. The Badhwar–O’Neill (BO) 2004 and 2010 models are used to generate the GCR boundary condition at each time-step allowi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model improvements on validation results to be quantified as well. It is found that the updated BO2010 model noticeably reduces overall exposure estimates from the BO2004 model, and the additional production mechanisms in HZETRN provide some compens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overestimates provided by the BO2004 GCR model in previous validation studies led to deflated uncertainty estimates for environmental, physics, and transport models, and allowed an important physical interaction (π/EM) to be overlooked in model development. Despite the additional π/EM production mechanisms in HZETRN, a systematic under-prediction of total dose is observed in comparison to Monte Carlo results and measured data.  相似文献   
392.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效能评估是军事运筹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了基于改进ADC模型的防空C4ISR系统效能评估软件,介绍该软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主要模块结构设计及软件系统工作流程.该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提高了C4ISR系统效能评估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393.
电阻接地状态下星用电路板深层充电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基于Monte Carlo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双层和4层电路板覆铜层通过电阻接地时的深层充电进行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空间各向同性电子通量模型、电路板背面和中间覆铜层分别通过电阻接地时的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以及不同接地条件下有限元矩阵方程的建立;最终定量计算了电阻阻值对电路板充电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之完全接地情况,通过电阻接地会增加充电电场和电势,最大电势深度也相应变化;电阻接地层电势和阻值呈线性关系;当接地电阻为109?量级及以下时,其对深层充电的影响可以忽略,验证了NASA-HDBK-4002A手册中设计指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94.
为了深入了解SiC/SiBCN-Si3N4材料微观形貌与高温力学行为,建立科学可靠的定量表征方法,本文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对SiC/SiBCN-Si3N4材料进行定量观测,首先进行材料孔隙率及密度的测试,随后进行材料高温原位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材料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构建了一种可解释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材料高温非线性本构关系预测。样件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应力预测误差为0.27%~0.59%、平均应变预测误差为1.96%~3.41%;同时通过量化分析明确了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依次为温度、偏轴角度、孔隙率及密度。本文实现了不同环境温度、偏轴角度与外载荷作用下SiC/SiBCN-Si3N4宏观力学性能的预测,可为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5.
四色定理论证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多年来对"四色问题"的研究长期不得其解的关键在于:肯泊(A.Kempe)当年提出的"不可避免构形集"中一个国家(地域)具有五个邻国(邻域)的所谓"可约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四色定理》论证"用数学归纳法,而"平面图的点着色方法"未用数学归纳法,两种方式论证"四色问题"都涉及到"一个(待着色)顶点有五个邻接顶点,已着有4种颜色,要将这4种颜色设法变成3种,把腾出来的1种颜色给该顶点着色。"———这就是四色定理论证的关键。再根据换色原理,用巧妙而深层次地换色办法,对这个关键进行更深刻地论述,其换(着)色最多六步就可以完成,进而更充实和完善了前述两文。  相似文献   
396.
"嫦娥4号"中继星是"嫦娥4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的关键,目前正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上,该使命轨道为平均周期约14天的南族Halo轨道。因任务的需要,中继星本体系+Z轴需调整指向,处于正对太阳和非正对太阳两种状态。太阳光压在中继星+Z轴对日的情况下会加速卫星的角动量累积,增加卫星卸载喷气频次。基于中继星使命轨道段测控支持条件,采用重叠弧段法对两种状态下的中继星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中继星+Z轴非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1.6 km,速度误差为8 mm/s;在中继星+Z轴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0.6 km,速度误差为3 mm/s,这对中继星的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7.
为探究CFRP/TC4叠层结构不同叠层顺序下的材料去除过程、两相材料及界面损伤形成机理,建立CFRP/TC4叠层结构钻削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获得的轴向力、缺陷类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削顺序为CFRP→TC4时,CFRP入口处产生以撕裂型为主的入口分层,CFRP出口处未产生明显的推出分层,但在钻头的持续旋转作用下形成界面分层;当钻削顺序为TC4→CFRP时,当钛合金待切削层厚度较低时,轴向推力超过CFRP层间界面结合强度时产生界面相失效,TC4→CFRP的界面损伤比CFRP→TC4更加严重;TC4→CFRP主要形成以张开型、滑开型裂纹扩展为主的推出分层。  相似文献   
398.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虚拟试验方法,以终锻件组织均匀性为目标,研究了TC4合金盘形件等温成形过程,为锻造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条从虚拟试验—回归模型—优化设计的新思路。根据锻造工艺参数与组织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建立的回归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对TC4合金盘形件等温锻造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模拟了等温锻造成形过程,结果表明,锻后组织分布均匀,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9.
利用高压气-固燃烧合成法,以TiSi2和SiC为原料制备了Si3N4-TiN-SiC复相陶瓷,实验中发现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液相降低了产物的转子率;分析了稀释剂对产物的转化率与燃烧温度的影响及氮气压力在燃烧中的作用;解决了液相,稀剂和燃烧温度之间的矛盾,即通过提高氮气压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400.
飞机前风挡鸟撞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DYNA3D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飞机前风挡进行了全面的鸟撞分析.通过选取合理的载荷形式、加载过程及力值,可以采用解耦解法来计算风挡的鸟撞动力响应问题.风挡的鸟撞区域应力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沿风挡短跨度方向.胶片特性对风挡抗鸟撞能力影响显著,胶片层弹性模量和玻璃层差1~2个数量级时,结构只有一个中性层;相差接近3个数量级时,结构出现多个中性层.计算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分析、设计其它风挡玻璃的抗鸟撞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