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93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planetary hypothesis of the solar cycle is an old idea in which the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planets has a non-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causes of the solar magnetic cycle. The advance of this hypothesis is based on phenomenolog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dynamical parameters of the Sun’s movement around the barycentre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sunspots time series; and more especially, identifying relationships linking solar barycentric dynamics with prolonged minima (especially Grand Minima event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lear physical mechanism relating these phenomena. The possible celestial influence on solar cycle modul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not only in solar physics but also in Earth sciences, because prolonged solar minima have associated important climatic and telluric variations,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Maunder and Dalton Minimum. In this work we looked for a possible causal link in relation with solar barycentric dynamics and prolonged minima events. We searched for particular changes in the Sun’s acceleration and concentrated on long-term variations of the solar cycle. We show how th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Sun evolves and how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olar barycentric orbit varies during the epochs of orbital retrogressions. In particular, at these moments, the radial component of the Sun’s acceleration (i.e., in the barycentre-Sun direction) had an exceptional magnitude. These radial impulses occurr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Maunder Minimum, during the Dalton Minimum and also at the maximum of cycle 22 before the present extended minimum. We also fou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lanetary torque and the observed sunspots international number around that maximum. We apply our results in a novel theory of Sun–planets interaction that it is sensitive to Sun barycentric dynamics and found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Sun’s capability of storing hypothetical reservoirs of potential energy that could be released by internal flows and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solar cycle. This process begins about 40 years before the solar angular momentum inversions, i.e., before Maunder Minimum, Dalton Minimum, and before the present extended minimum. Our conclusions suggest a dyna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eculiar prolonged solar minima.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he solar cycle including the present extended minimum.  相似文献   
72.
针对多电机驱动控制问题,构建了2台对称六相PMSM的反串联规则.对于串联系统中的谐波耦合问题,建立了2台对称六相PMSM反串联系统的虚拟多电机耦合模型,揭示了对称六相PMSM中偶次谐波对串联系统解耦运行的影响机理,指出转子结构的对称性设计能够消除该种谐波耦合,使系统实现解耦运行.通过对转子结构对称的2台对称六相PMSM...  相似文献   
73.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五类线的以太网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等方面,详细地解析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此外,从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次出发,探讨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文章分析了影响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联系度的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评估模型,并提出了联系度的比较规则;最后,得出了几种典型的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75.
针对现代空战效能主要由信息、机动和火力三大要素决定的特点,应用串并联模型框架对航空综合体进行了物理和逻辑分解,并量化其各个分系统效能,用串并联模型框架建立了军用航空综合体的静态效能模型,分析了各分系统对系统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曾惠忠  刘志全  闫峰  刘芃 《宇航学报》2020,41(2):147-153
针对多星并联布局“一箭多星”发射小卫星的模式,为降低星箭连接界面结构受力、提高卫星结构对不同运载火箭的主频适应性、提高星内设备安装空间利用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壁挂式主频可调变截面小卫星结构。对该卫星结构,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模态和静力分析验证,还开展了地面鉴定级振动试验验证和在轨飞行试验验证。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壁挂式卫星结构相比底部连接式卫星结构,星箭连接界面受力可降低67.7%;在不增加卫星结构质量的前提下,仅通过安装或拆卸主传力路径上的部分连接螺钉,就能实现卫星3个方向一阶频率10 Hz左右的可调范围;采用沿运载火箭轴线方向横截面大小可变的变截面结构设计,可将星内设备安装空间的利用率由等截面卫星结构的49.1%提高到74.2%。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机载双余度1553B总线的拓扑结构和基本的物理组成及连接关系,分析了双余度1553B总线的工作状态和线路检测的方法,从故障定位和可维修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可分割连接形式的测试性,提出了可分割连接形式的设计方法,比较了两种双余度总线接口形式的特点及其对维护和维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随着航天电子线路产品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性设计已成为电子线路产品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印制线路板布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给出了双面板、多层板布线的设计方案以及地线设计方案,指出了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针对基础、框架梁、板、柱钢筋绑扎安装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论述了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基础中柱插筋锚固构造;基础梁与楼层框架梁箍筋加密的区别;框架梁、柱纵筋在不同节点的锚固要求;框架梁、板、柱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箍筋加密范围等。钢筋绑扎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安全,要控制好钢筋隐蔽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保证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80.
郝艳华  黄致建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716-2721
为解决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由于几何尺寸干涉而导致的优化过程中断问题,提出并建立一种适于优化设计的结构建模方法——坐标关联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榫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整个优化过程顺畅,连续完成几何建模790次,未出现由于几何尺寸改变而发生的结构模型无法生成的问题.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前后的榫连接结构形状虽然变化不大,但最大应力点——榫槽喉部最大应力降幅达19.1%,应力水平降低明显,且结构造型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