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468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基于VC++的动态链接库的创建与调用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介绍了Vimal C++ 6.0中动态链接库的制作和装载方法、步骤,然后介绍了动态链接库的动态词用和静态调用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612.
基于C/S的飞机钣金成形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空工业飞机生产、型号预研、钣金工艺手册、工艺试验等大量数据信息,以Oracle作为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PowerBuilder8.0作为前台的开发工具,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C/S,集中了板材性能、成形工艺、机床设备、工装、模具等数据资料的飞机钣金成形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613.
制备了针刺毡、短纤维树脂模压、碳布叠层 3种预制体 ,其碳纤维体积含量均为 4 0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 4种C/C复合材料 :针刺毡 粗糙体热解碳 (具有两种定向热解碳组织 )、短纤维 树脂和热解碳、碳布 光滑体热解碳复合材料 ,对其进行 2 5 0 0℃保温 2h的高温热处理。在 0~ 90 0℃ ,研究了预制体结构和热解碳组织对二维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影响。研究发现 :预制体和热解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有强烈影响。 0~ 90 0℃ ,4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都非常小 ,与温度近似的成线性关系 ,且几乎具有相同的斜率 ,在一定条件下 ,其值呈现负热膨胀性质 ;0~ 90 0℃ ,4种材料都有高的导热系数 ,但作为温度的函数 ,其值随预制体结构、热解碳组织和传热方向而变化 ,x y向的导热系数 (2 5 .6~1 74W / (m·℃ ) )比z向的 (3.5~ 5 0W / (m·℃ ) )高几倍  相似文献   
614.
在高速热喷流条件下 ,对二元收扩喷管超音段壁面的冷却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采用的冷却方案共有3种 ,分别是缝隙式、离散孔式和波纹板式气膜冷却方案。得到了各冷却方案喷管的壁面压力分布、壁温分布和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 :冷却气流对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影响较大 ,不同冷却结构的壁面压力分布特点不同。通过冷却 ,各喷管的壁温和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降低。其中缝隙式气膜冷却和波纹板式气膜冷却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15.
准三维C/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其破坏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碳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采用CVI法或结合液相法制备了热解碳、树脂碳和沥青碳基质的准三维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对于热解碳基质,SL基质碳的弯曲强度明显高于RL和SL RL两种基质碳;弯曲强度随密度增高而增大;致密度越高,基体支撑越强,同时微裂纹和孔隙度越低,弯曲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16.
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体改性前后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改性前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完全符合碳素材料的一般线性变化规律,而基体改性后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在900 ℃以前为线性关系,在900~1500 ℃之间为指数关系。通过数学推导与实验验证,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这对于改善C/ C 复合材料与其抗氧化涂层之间热膨胀系数的匹配程度,全面提高C/ C 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17.
为了研究机动弹道对抗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效能,梳理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与作战流程,通过剖析系统的信息流向与处理过程,提炼出机动弹道突防导弹防御系统的机理,即采用机动弹道可使导弹预警信息处理能力下降,从而破坏、瘫痪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导弹的有效突防.通过仿真滑翔机动弹道和椭圆弹道,并对计算的跟踪弧段、弹道估计和预报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机动弹道,观测弧段压缩44%,弹道估计误差增大数倍,有效预报时间大大缩短.因此,采用机动弹道是导弹突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18.
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是测控中心的核心枢纽,通过自主可控技术加强其安全性,摆脱对国外软硬件的依赖,是当务之急。在分析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自主可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列举了实践中遇到的基础部件国产化程度不高、开源软件问题多、自主可控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自主可控技术不甚成熟的情况,提出了国产软硬件产品的技术摸底、详尽测试、加强基础软件的版本管理和控制等发展建议,以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在测控中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19.
在机载软件架构设计阶段,人们将安全性研制保证水平分配到具体的构件中,确保产品质量。鉴于现代航空软件系统极其复杂,如何从系统角度,检验分配给构件的安全性等级符合系统的一致性目标,是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和综合式机载软件系统的架构特点,得出了在安全性分析工作中需要考虑冗余等架构设计的影响的结论。其次,使用系统建模语言(SysML)块图建立带有安全性等级属性的系统静态结构模型,利用矩阵对模型进行精确的形式化转换;制定验证规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验证方法,以验证安全性等级分配的合理性。在验证过程中,将关键信息存储在XML文档中,可为适航性审查提供证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0.
我国测控设备监控系统大多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针对其存在的接口协议多样、监控元素差异大、不利于测控网的集中监控和信息共享等问题,基于多活性代理理论,提出在原有设备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测控设备监控信息接口协议转换、测控设备的集中管控代理、测控设备状态集中展示代理等功能,构建测控设备集中监视系统。具体描述了系统的体系架构、层次模型、运行环境、功能模型以及功能设计,分析了系统的活性保持及活性协调协商机制,从效率、时间、发展、成本等4个维度对系统的活性度量进行了计算和描述。该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能力,同时对复杂信息系统的构建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