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航空   498篇
航天技术   255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卫星光通信粗瞄系统非线性摩擦的神经网络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摩擦对卫星光通信(IOC)瞄准捕获跟踪(PAT)粗瞄子系统的精度控制的影响,首先利用PD控制器以获得稳定的轨迹;再用一种扩展的神经网络结构在线逼近摩擦函数,对摩擦力矩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单层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的鲁棒项消除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及外部扰动。最后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证明在本文的控制策略下,可以保证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参数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292.
杨松  曾鸣  苏宝库 《航空学报》2007,28(2):365-369
 针对直流电机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力矩补偿策略,将重复控制机制引入到基于分解控制的补偿策略中。其中,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用来补偿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而插入的重复控制器用来进一步提高系统运动曲线的跟踪性能。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系统完整的控制律。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对高精度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改进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3.
运动补偿用惯性器件误差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蔚  房建成  韩晓英 《航空学报》2007,28(5):1162-1167
 为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性价比,必须根据SAR成像分辨率的要求和整体系统参数,设计相应精度的运动补偿用捷联惯导系统。在确定SAR运动补偿系统方案和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误差对天线相位中心位置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利用位置测量误差与SAR成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SAR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x方向加速度计和y方向陀螺仪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明显比其他惯性器件严重;相同误差水平的惯性器件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随着合成孔径时间和工作波长的不同而不同,时间越长,波长越短,影响则越严重。SAR成像仿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于研制高性价比SAR成像运动补偿系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4.
通过分析数控系统如何来控制机床的运动进给,构造了实现精度再生的系统模型。并将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几何误差补偿技术应用到数控系统中,开发了仿真补偿软件,达到了理想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295.
王武进 《宇航学报》1993,14(3):104-108
  相似文献   
296.
提出了一种以水平仪测量原理为基础的大型平面平面度自动测量方法.将齐次矩阵变换原理用于对水平仪平面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并设计了专门的运动机构以及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水平仪对平面度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297.
捷联寻北仪采用中等精度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速率陀螺仪,来感测地球自转角速度在两个水平方向的分量,从而确定地理北向。各种干扰的存在会削弱有用信号,从而降低寻北精度。本文分析了陀螺静态及动态漂移误差对寻北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误差补偿技术;针对有用信号的特点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噪声消除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说明,文中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寻北精度。  相似文献   
298.
设计了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快速测量装置,采用分区域数据补偿方法进行误差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将有助于反求工程中测量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9.
The main challenge in 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is that the data outages or large time lags in receiving precise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greatly degrade the continuit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PPP position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stead of directly predicting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generating combined corrections including orbit error, satellite clock and receiver-related error with broadcast ephemeris. Using ambiguities and satellite fractional-cycle biases (FCBs) of previous epoch and the short-term predicted tropospheric delay through linear extrapolation model (LEM), combined corrections at current epoch are retrieved and weighted with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s, and further broadcast to user for continuous enhanced positioning during outages of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wo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with different inter-station distance from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NGS) network are used for experiments with six different time lags (i.e., 5 s, 10 s, 15 s, 30 s, 45 s and 60 s), and one set of data collected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s also used. The performance of LEM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tropospher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low elevation (e.g., 10–20degrees) satellites has been improved by 44.1% to 79.0%.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combined corr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EM is used is improved by 12.5% to 77.3%. Without LEM, an accuracy of 2–3 cm can be maintained only in case of small time lags, while the accuracies with LEM are all better than 2 cm in case of different time lags.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ed kinematic PPP at user end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epoch fix rate. In case of different time lags, after LEM is used, the average accuracy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better than 3 cm, and the accuracy in up direction is better than 5 cm. At the same time, the epoch fix rate has also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The results of the UAV data show that in real kinematic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till maintain a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everal centimeters in case of 20 s time lag.  相似文献   
300.
重力梯度仪安装在惯性稳定平台上,忽略载体姿态角改变等条件下的影响,在空间上保持方向不变,因此载体相对于重力梯度仪的旋转会改变其周围空间的质量分布,从而引起自身梯度的变化.这种自身梯度变化影响了重力梯度仪的测量精度,是动基座重力梯度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由于周围环境物体到重力梯度仪的距离很近,采用基于中心引力梯度的方法计算自身梯度具有较大误差.推导了基于加速度计输出的重力梯度仪自身梯度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基于中心引力梯度的方法和基于加速度计输出的方法分别计算单位质量的质量点产生的自身梯度时,0.3m位置处自身梯度补偿的偏差超过5E,采用基于加速度计输出的方法进行自身梯度补偿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