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313篇
航天技术   280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5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巩鹏潇  詹浩  柳子栋 《航空工程进展》2013,4(3):339-345,357
舰载机着舰时处于“低速大迎角下滑”的飞行状态,飞机的操纵性下降,加上舰尾雄鸡尾流的干扰,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很可能造成着舰失败。搭建考虑高度影响的舰载机着舰动力学模型,从“力与运动的动态关系”和“能量转换”两个角度进行舰载机着舰过程物理机理的研究,并利用模糊PID控制器的快速收敛能力对比分析迎角、速度和高度三个反馈量,升降舵和油门杆两个控制量,共六个控制通道的控制机理和内在关系,得出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情况。进行有风扰动下的控制仿真及分析,筛选出油门杆高度反馈PID控制器作为舰尾流扰动下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2.
针对舰载机弹射起飞安全性问题,对起飞过程中影响起飞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舰载机离舰上升段的非线性六自由度运动模型,仿真研究了甲板的横摇、偏摆运动以及常值侧风干扰等因素对弹射起飞特性的影响。分析得出,对舰载机离舰后滚转和侧滑运动起主要影响的是甲板横摇运动和侧风干扰。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方法的控制器以保留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实现对横侧向运动状态的解耦控制,效果更佳。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侧向控制律能够保证飞机的滚转角在离舰后3 s内满足不超过5°的安全准则要求,且不会因侧风干扰出现明显的侧滑现象,能够保证舰载机安全起飞。   相似文献   
963.
执行超低空重装空投任务的大型运输机极易受到扰动风的影响从而威胁飞行安全.根据小扰动线性化方法,从载机安全性出发,提出侧风安全边界的确定方法:载机受扰后的瞬态响应峰值不能过大;稳定飞行时,舵面应能提供足够的操纵力和力矩,以补偿风效应产生的附加气动力和力矩.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超低空空投条件具有良好的分析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64.
Three “SZ”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Detectors (ACDs) on board spacecraft “SZ-2”, “SZ-3” and “SZ-4” were launched on 10th January 2001, 26th March 2002 and 31st December 2002 separately. A large quantity of thermospheric composition data at the orbital altitude ranging from 330 to 362 km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ACDs. The spacecrafts’ lifetime was just in the second peak period of the 23rd solar cycle which includes two peaks and the solar activity value F10.7 was from 89 to 228. During this period, several intens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happened.  相似文献   
965.
给出利用星敏感器进行惯性姿态和对地姿态确定的流程,重点分析了惯性姿态向对地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误差传播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误差传播矩阵和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仿真表明,由于坐标转换时引入轨道参数误差,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一般在1~2之间,因而使得对地定姿精度较惯性定姿精度稍低。  相似文献   
966.
飞行器相对姿态运动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飞行器相对姿态运动描述问题 ,提出了求解相对姿态运动的静力学方法、运动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 ,特别是在动力学方法中 ,提出了飞行器相对姿态运动的角加速度合成定理。所得结果可作为飞行器相对姿态运动的分析和数值仿真的理论基础 ,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飞行器相对运动制导和控制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再入飞行器自动驾驶仪的自适应退步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驾驶仪设计的传统方法是基于分段线性化的增益规划法。近年来,以反馈线性化为基础的各种非线性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基于一种不同于反馈线性化的退步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反馈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系统输入的不确定性,采用了非线性在线优化方法保证舵偏与力矩之间更精确的映射,同时,通过引入自适应项以修正各种力矩偏差,利用这种方法,为再入飞行器设计了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退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且设计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68.
以液压转台外框为控制对象,根据模糊控制理论,设计出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DAFC,Direct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和同步模糊控制器(SFC,Synchronizing Fuzzy Controller)来解决外框负载干扰和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这2个影响转台控制性能的主要问题;其中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还与PID控制器一起组成并行控制系统来抑制系统静态误差和动态干扰.针对模糊控制器自学习能力较差等缺陷,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根据模糊神经网络(FNN,Fuzzy Neural Net)模型设计出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的FNN控制器.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当转台外框负载发生变化或外框两马达转速相差较大时,使用FNN模型的智能控制系统仍具有较高的位置跟踪精度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69.
高效精确地确定多种飞机构型的颤振边界在飞机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亚声速和跨声速两种马赫数区域,提出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进行非定常气动力分析。非线性分析在引入精确的定常气动力的基础上,采用高效率跨声速小扰动方程进行求解;颤振求解统一采用g 法。对大型飞机的梁架—减缩刚度组合模型的空机及三种典型燃油构型进行涵盖飞行包线的全马赫数变高度颤振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构型的颤振边界与颤振试飞边界一致,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效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多种飞机构型能够高效地获得准确的颤振边界,即说明本文采用的方法是目前适用于工程上的一种高效精确的预测大型飞机颤振边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0.
当帆板转动时,卫星姿态因系统质量特性的改变和帆板驱动力矩的作用而发生扰动,本文采用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卫星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