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338篇
航天技术   152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100W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的调试与地面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谐振腔只有在谐振状态下,微波能量才能被高效地用于加热工质产生推力。采用微波无源器件回波损耗的测试方法对100W MPT谐振进行精确地调谐,分析微波能量的吸收效率及谐振频率带宽,研究腔体尺寸、微波耦合探针位置在同一谐振频率条件下的匹配性。在地面条件下,对100W MPT系统进行了实验,利用推力器腔体内的高电场强度可直接使系统推力器腔体中工质电离,其最高能量吸收效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552.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介绍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基本工作原理;回顾了国内外脉冲等离子推力器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它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3.
为了实现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的小型化,利用固态器件、衰减器和检波器一体化设计技术及液体冷却技术,研制出小型化的微波等离子推力器固态源,其输出和反射微波功率可由固态源输入电压和检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与检测,固态源的质量与体积分别是磁控管微波源的15%和6%。对采用固态源的推力器分别进行了地面和真空实验,结果表明固态源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554.
This paper offers a model of the magnetopaus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contact discontinuity; the boundary layer between the two states of space plasma. The structure of the magnetopause is explored for the effects of polarization, and the profiles of the polarizing electrostatic field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555.
王昭  戴佳  赵星霖  王平阳 《上海航天》2020,37(6):115-119
为研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烧蚀特性,进而为其寿命评估提供依据,对直流电弧电极烧蚀特性进行了分析,探究电极烧蚀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推导了相关准则数。搭建了电极烧蚀实验系统,对钨电极烧蚀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功率下,电弧放电过程中阴极与阳极的烧蚀率基本相同且不随时间变化,如2.2 kW时,烧蚀率保持13.88 mg/s不变;在实验功率范围内,电极烧蚀率与输入功率近似呈三次函数关系。利用之前推导的准则数,建立了计算烧蚀率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556.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necessity of using the Cauchy problem, i.e., initial value problem, for solving the equilibrium (steady state) current sheet. In this connection, it appears that equilibrium current sheaths exhibit structural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557.
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直流滑动弧放电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点火的性能特点,设计了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在模型燃烧室内进行了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实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了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产生和滑动过程以及燃烧室内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空气工作介质流量、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点火器电极夹角和点火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弧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跳动,并且存在着电弧分流的现象,导致电弧长度发生变化;在湍流的作用下,初始火核会演变为分裂的、大面积的湍流火焰,着火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在t=21ms时形成稳定燃烧;随着空气工作介质流量增大、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减小以及点火器的安装位置远离燃油雾化喷嘴,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长度减小,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增长,例如余气系数α=8时,I=30A下电弧长度为47.1mm,相比I=20A增长了75.1%,点火延迟时间为21ms,相比I=20A缩短了40%;而随着点火器电极夹角的增大,电弧长度先增大后减小,点火延迟时间则先减小后增长,在电极夹角θ=45°时,电弧长度最长,点火延迟时间最短,分别为30.5mm和12ms。  相似文献   
558.
To investigate the deflection effect of gas plasma plume controlled by magnetic field, a novel experimental scheme was presented. The Cs2CO3 catalytic ionization seed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o obtain gas plasma on a high temperature magneto hydrodynamic (MHD) experiment rig. The plasma jet was deflected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resulting in a thrust-vector effect.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collected two-dimensional images of jet flow field. Through image processing and velocity vector analysis, the jet deflection angle can be obtained quantitatively. At 1800-2500K, the jet deflection wa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45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jet deflection angl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temperature, and above 2200K, the jet deflection angle increase obviously. In the process of gas plasma jet, it is feasible to realize the jet deflection controlled by MHD by adding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559.
多相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翼型失速分离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开展了多相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NACA0015翼型失速分离的实验,详细研究了翼型升阻特性随激励电压、激励相角、输入电压波形和占空比等激励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雷诺数Re=4.9×105(来流速度60m/s)时,多相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有效抑制NACA0015翼型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将翼型临界失速攻角提高2°;相位对流动控制...  相似文献   
560.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宏观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杨磊  刘向阳  陈成权  武志文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1,32(6):776-780,805
为了揭示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的宏观工作特性,以传统"弹丸"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和气动耦合加速机理的计算模型以及延时气化效应的评估方法,并与LES-6,LES-8/9 PPT进行模型验证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所获得的PPT脉冲烧蚀质量等宏观特性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脉冲烧蚀质量中仅有较少一部分(LES-6约10%,LES-8/9约28%)被离子化和电磁加速排出(约31.6km/s),其余绝大部分则是在主放电结束后以中性气体混和物低速排出(约460~680m/s);电磁加速对PPT元冲量的贡献是主要的(LES-6约77%,LES-8/9约86%);增强电磁加速,尤其是减少延时气化效应对PPT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