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387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3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平面型两关节空间机器人的自适应轨迹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参数线性分离方法,得到了平面型两关节空间机器人线性参数化形式的动力学模型,这种模型非常适合于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控制策略考虑了机器人各关节之间的耦合及机械臂与基座航天器之间的耦合,对航天器姿态的控制和机械臂的控制进行综合,在满足手端跟踪期望轨迹的同时,保证航天器姿态基本不变。控制器由一个PD反馈项和一个补偿动力学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自适应反馈项构成,能够保证对期望关节轨迹的全局渐进跟踪,提高了空间机器人操作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2.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扰动力矩分析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灵慧  房建成 《宇航学报》2007,28(2):287-291
对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采用将被控对象动态控制和对象扰动控制分离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干扰力矩、陀螺房内部高速磁悬浮转子系统因框架变速转动对框架伺服系统产生的耦合力矩以及航天器姿态改变导致框架伺服系统本身的参数大范围变化等问题。设计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大大改善了框架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速率输出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扰动力矩抑制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3.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回馈递推滑模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邦武  姜长生 《宇航学报》2005,26(6):818-822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用一个RBF神经网络获得未建模动态和外来扰动的估计值,将回馈递推思想与滑模控制相结合,逐步回馈递推,设计了鲁捧控制器。将这种方案用于某型侧滑转弯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其中,为克服导弹作动器的位置饱和、速率饱和问题,改进了滑动面的符号函数,并采用模糊逻辑对滑动面的斜率进行实时调整。仿真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4.
桑农  张天序 《宇航学报》1999,20(3):31-37
本文在旋转与比例不变点特征松弛匹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Hopfield神经网络实现该匹配过程的方法,通过对模拟图象进行的大量实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证实了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完成旋转与比例不变点特征松弛匹配过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5.
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优化融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于工作在复杂环境下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系统,确保其稳健性和准确性的关键是有效处理被融合信息的不确定性。根据影响信息不确定性的因素,文章把传感器本地识别信息的可信度分为了统计可信度和环境可信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实现统计可信度的估计,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实现环境可信度估计;并利用这两种可信度实现以一致理论为基础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优化融合。经实验仿真证明,该融合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6.
周有喜  肖嵩  吴成柯 《宇航学报》2007,28(1):108-112,122
根据无线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统计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的多媒体鲁棒传输系统。首先进行场景统计模型和特性分析,采用MPEG-4分级编码将所有的层划分成几类,接着由码流对网络拥塞和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将其分成两个传输优先级队列。在传输过程中,依据信道误码率和网络丢包率进行自适应的信源不同保护等级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策略。试验数据表明,本方案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IPB等方案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重建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207.
控制输入受限情况下卫星姿态的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  刘良栋  李果 《宇航学报》2006,27(4):588-593
卫星通常工作在各种扰动环境中,包括参数不确定性和非参数不确定性。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控制输入受限。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非参数不确定性,研究控制输入受限情况下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证明了姿态控制系统是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8.
本文对可展开天线的展开末瞬时的速度控制进行了研究,在可开展天线的动力学建模、动力分析、系统辩识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给出了可开展天线展开末瞬时速度控制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计算机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控制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灵活性、适应性等。该方法也适于其他多柔性系统的末瞬时的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209.
BTT导弹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导弹系统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反演控制技术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应用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然后利用反演控制技术设计了导弹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成功的处理了非匹配不确定性 ,并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RBF神经网络权重矩阵及中心点值的调节律 ,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系统的所有信号均有界且全局指数收敛至原点的一个邻域。最后给出的BTT导弹非线性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结果显示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0.
导弹自适应反演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一种应用反演控制技术的非线性自适应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辨识算法来估计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然后利用反演控制技术处理系统中的非匹配不确定性 ,在虚拟控制中引入了微分阻尼项 ,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 ,并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是全局指数稳定的。最后给出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