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1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515篇
航空   1394篇
航天技术   3918篇
综合类   106篇
航天   66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张健壮  秦秀珍 《中国航天》2004,(11):7-10,14
近几年来,世界航天保险市场动荡不安,特别是美国2001年“9.11”事件带动了整个保险市场保险费率的急剧上扬。由于发射失败或在轨卫星出现故障导致保险索赔数量的增加,航天保险的保险费率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1999—2002年骤增129%。  相似文献   
172.
FY-2气象卫星在轨管理工程测控关键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地球静止轨道自旋气象卫星工程测控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位置保持、姿态确定、星蚀和日凌的原理,给出了位置保持、姿态控制策略和地影、月影、日凌预报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检验定姿结果正确性的方法,提供了相应的工程计算参数。这些策略都已成功地用于FY—2卫星的在轨管理工程测控。  相似文献   
173.
台湾“中华-2号”卫星于5月21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官方称,该卫星用于民用;但去年11月台湾卫星计划负责人也表示“中华-2号”卫星还将用于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174.
GPS/速率陀螺组合Kalman滤波姿态确定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GPS/速率陀螺组合姿态估计系统的模型,研究比较了三种典型的Kalman滤波姿态确定算法:状态扩充法、量测量求差法和时变噪声估计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给出了某航天器采用GPS/速率陀螺组合姿态确定的仿真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Kalman滤波算法比较,时变噪声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和量测量求差滤波算法能较好地消除GPS测量中相关时变噪声的影响,提高姿态确定的精度;而且时变噪声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很好地消除由于噪声统计性能的不确定性对Kalman滤波的影响,提高姿态确定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并行禁忌遗传算法(PTGA)的预警卫星传感器调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对预警卫星的传感器调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传感器管理调度的系统组成。通过对传感器调度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定义了评价指标。结合并行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预警卫星传感器调度问题的并行禁忌遗传算法(PTGA)。该算法采用多种群和禁忌搜索思想改进遗传算法的性能,从而提高整个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情况下的传感器实时调度问题,并优于一般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176.
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 ,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 ,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 ,归纳了系统的特点 ,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7.
展望中国资源卫星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森  郎方 《卫星应用》2003,11(4):10-17,31
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和数据应用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阐述了发展中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卫星遥感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用户对资源后续星的需求和我国卫星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78.
孙从容 《航天器工程》2003,12(3):144-150
介绍了GPS数据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的应用,即利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下行数据中的GPS数据和轨道拟合技术,得到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该技术突破了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必须利用卫星轨道报的传统手段,为配备有GPS的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定位精度高的地理定位方法。该方法定位精度优于利用轨道报进行地理定位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9.
国外主要新型可复用运载器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各国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发展步伐很快,计划持续不断,方案层出不穷。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美国航天运输或运载计划的调整和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研制,欧洲未来运载器计划和“预先”X试验飞行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0.
《中国航天》2003,(12):39-39
美国航宇局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用将近8年时间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之后,于9月21日以48.2公里/秒的速度撞向木星大气层,并被烧毁,从而结束了它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该计划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旨在通过对有“小太阳系”之称的木星系统进行研究来更好地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和系外行星特性。1989年10月18日,重1.35吨的伽利略探测器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于1995年12月飞到木星上空。途中,它的高增益天线未能展开,使科学家们最终不得不改用低增益天线。由它携带的大气探测装置在58分钟的下落过程中向主探测器发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