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719篇
航天技术   248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3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半球谐振子频率裂解与固有刚度轴方位角是影响陀螺性能指标的核心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幅频响应特性的半球谐振子频率裂解与固有刚度轴方位角测定方法,采用压电激振台扫频激振,多普勒激光测振仪检测谐振子的幅频响应特性,通过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分析实现频率裂解与固有刚度轴方位角的测定。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实验装置,并对半球谐振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频率裂解测量精度优于0.01Hz,固有频率主轴方位角确定精度优于±1.17°,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在半球谐振陀螺研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2.
半球谐振子是半球谐振陀螺的核心元件,其质量直接决定了陀螺的性能精度,以高纯石英材料制成的半球谐振子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但加工难度较高。半球裸振子是半球谐振子的未完全加工态,其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大小决定了谐振Q值、频差Δf等参数,进而影响谐振性能。文章就石英半球裸振子的微应力制造技术方法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及采用飞秒激光加工设备实现石英半球裸振子微应力制造,飞秒激光加工具有速度快、热变形小、非接触、微应力等优势,用于半球谐振子加工能够明显改善加工效率、成本和表面应力状态,采用飞秒激光加工为高精度石英半球裸振子的加工提供新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柱面洛伦兹力磁轴承(LFMB)偏角有限导致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力矩输出持续时间短和气隙磁密均匀度低影响控制敏感精度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球面LFMB设计与分析方法。所设计的LFMB转子球面导磁套和定子球面绕组均与双球面陀螺转子同球心, 气隙呈球壳状, 保证转子偏转时定子绕组两侧气隙宽度不变, 相较于柱面LFMB, 转子可偏转角度由±0.6°扩大到±2°。利用等效磁路法推导了柱面与球面LFMB气隙磁密的数学解析模型, 并基于ANSYS命令流构建了柱面与球面LFMB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转子可偏转范围内, 沿偏转中心线, 球面LFMB最大磁密较柱面下降了34.1%;当转子不偏转时, 球面LFMB绕组截面内的磁密均匀度较柱面提高了11.6%;当转子偏转时, 球面LFMB绕组截面内的磁密均匀度较柱面提高了17.7%。所提方法为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控制与敏感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提出了一种基于CCD星敏感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空中对准方法.应用双线性方程求解被观测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及传统最小二乘微分校正法求解捷联惯性导航的姿态,该姿态值与捷联惯性导航解算姿态的差值就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失准角.作为Kalman滤波器的观测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天文姿态信息有效地校正了陀螺漂移和初始失准角引起的位置和速度误差.  相似文献   
135.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角增量输入姿态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经典理想角增量输入的圆锥算法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并推导了更为合适的经典角增量输入圆锥算法通式.在对经典理想角增量与实际工程滤波角增量的圆锥响应对比分析基础上,推导了滤波角增量输入圆锥补偿算法的补偿系数和误差主项通式.最后,利用文中讨论的理想角增量输入和滤波角增量输入圆锥补偿算法,结合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讨论的角增量圆锥算法有效,能显著提高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一种全姿态定北装置,它以动调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测量元件,利用正切法双轴测速定北和重力加速度信息,进行全姿态方位角计算,采用浮点片TMS320C3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计算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运算精度和速度,可快速自动准确测出真北方位角,着重讨论基于DSP的动调陀螺定北仪的原理,信号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与人工调平定北仪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7.
光纤陀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丽  王德钊 《航天控制》2003,21(3):75-80
介绍了光纤陀螺 (FOG)的基本原理 ,以及国内外光纤陀螺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光纤陀螺技术方案并对光纤陀螺的未来发展状况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8.
陀螺稳定平台漂移误差参数的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云中 《航天控制》2004,22(2):10-12
给出了一种平台工作在惯性稳定状态下的静态多位置测漂方案 ,建立了包含陀螺漂移、地球自转因素在内的平台漂移数学模型和系统状态方程 ,解决了三轴开路状态下的耦合问题。取框架角传感器的输出作为观测量 ,利用广义Kalman滤波器对含有噪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状态估计 ,仿真结果表明 ,此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辨识效果  相似文献   
139.
因低噪声、高性能、无磨损的优势,半球陀螺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的最佳导航陀螺。半球陀螺的微型化是微机电陀螺领域的研究热点,全球各研究单位设计了多种形态的谐振器结构,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加工工艺,其选用的材质也各不相同,并研制出了形态各异的微半球陀螺结构。对半球陀螺微型化的历程和方式进行了综述,着重对微型化半球陀螺壳体谐振器的结构形态、工艺制备方法和选材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各微型化途径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0.
导语: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