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杨孝文 《航天员》2012,(5):61-63
1968年12月21日,3名美国航天员搭乘“阿波罗”8号飞船随“土星”5号火箭升上太空,进行绕月球轨道飞行,实现了人类首次进入另外一个天体的重力场,此次飞行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勇敢、最无畏的飞行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2,(11):38-39
在1975年,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开始改善。苏联的“联盟”号飞船与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在轨道上首次实现对接,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下面是关于这次对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1970年,美国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出了事故。当时该飞船正在飞往月球,突然氧气罐爆炸了,三个燃料电池中有两个损坏了,舱内温度降到了11℃。  相似文献   
13.
“阿波罗”登月舱的软着陆支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月舱的软着陆支架是确保月面探测活动及宇航员返回地球的关键装置。文章对“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技术指标、功能要求和基本组成,并对“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构型设计,主支柱、辅助支柱、足垫、展开架、收拢释放机构、展开锁定机构、触杆高度器以及铝蜂窝缓冲元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说明。鉴于“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设计通过了多次飞行试验的验证,文章结合“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方案,提出了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中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研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木 《太空探索》1999,(6):8-11
历史将记住他们——“阿波罗11”号的机组成员: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爱德温·奥尔德林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飞向月球 与以往的飞行一样,在围绕地球飞行一圈半之后,“土星5”号的第3级火箭S-IVB再次点火,“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了历时3天的登月旅程。柯林斯驾驶着指令与服务舱从运载火箭上分离并转向与登月舱对接成一个整体,一起飞往太空。服务舱被起名为“哥伦比亚”号,登月舱则被命名为“鹰”号。  相似文献   
15.
上 天 的 感 觉   大力神火箭燃料点火,一阵震颤,火箭与发射台的连接镙栓断开,我感到一种震源遥远的颠簸。   1972年 12月 7日 0时 33分,在佛罗里达州,“阿波罗 17”号起飞,我们向上穿行,冲过朦胧的雾层,黑暗中的发射真美。大火箭开始慢速升离地球,一阵沉闷的隆隆声。初始的缓慢上升一下子变为爆发性速度的脱离,我们起飞了。火箭疾驶飞越大西洋,重力像砖块在我脑部堆积一样地加大,我咬紧牙关。   大气越来越稀薄,燃料消耗后载荷越来越轻,飞行速度越来越快。此刻,我们已成了从地球远远延伸过来的雾化尾迹上端的一个小圆…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都是月球相同的一面。成就辉煌的"阿波罗"计划"的六次登月也都是在这一面。神秘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险?美国登上月球另一面的计划到底是如何的?他们能做到吗?2009年3月19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做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17.
重返月球     
Shea编译 《航天》2009,(8):26-29
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月球便渐渐淡出了行星科学家的视线。但最近它又开始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8.
巨爵座     
星座故事 公元2世纪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台玫划定的春季小星座,位于长蛇座与乌鸦座之间。星座中都是暗星,其中有4颗4等星形成歪斜的四方形。就像一只酒杯。传说中巨爵是太阳神阿波罗饮酒用的酒杯。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10):16-19
日本商人无缘太空游;航天飞机待命营救将“常态化”;阿波罗登月磁带不知去向;美新飞船起名“奥利安”;朝鲜建造导弹基地;俄地空导弹团将装备S-400地空导弹;马首位航天员人选确定;俄要在2011~2012年首次载人探月;天顶3SL火箭发射“韩”星5。[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认为"阿波罗"登月是个骗局的人,总是会将"阿波罗"登月的照片拿来检查一下.而相信登月确有其事的人,则会旗帜鲜明地指责这些质疑,后面会涉及这些问题.从文中能了解到一些与照片无关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