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19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正据美国海军官方透露,未来10年内,任何一艘可以发射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美海军水面舰或潜艇都有可能装备射程1800千米的反舰型战斧导弹。在2017财年的预算申请中,包括了43.4亿美元的申请,在未来5年内升级245枚雷锡恩公司的战术战斧导弹,使其具备对海上目标的打击能力。但是,非所有战斧导弹都将进行升级,搭载平台也将由水面舰开始,随后是潜艇。据美国海军预算透露的计划,反舰型战斧将在2021年装备水面部队,用于实弹测试,随后部署到每艘能够发射战  相似文献   
212.
冯蕴雯  刘思宏  薛小锋  崔帅  潘文廷 《航空学报》2015,36(11):3578-3585
舰载机的着舰下沉速度是起落架设计的重要输入,对起落架和机体的结构重量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舰载机使用环境下各相关参数对下沉速度的影响,基于E-2C的实测着舰数据,将多元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应用到舰载机着舰参数影响性分析,分析了17个着舰参数与着舰下沉速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飞机下滑角、甲板俯仰角与下沉速度呈高度相关,舰上接合速度与下沉速度呈中度相关,这三者对下沉速度有很大影响;并进一步对这4个着舰参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了E-2C着舰下沉速度的计算式,所得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991,平均绝对误差为1.66%,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13.
针对舰载飞机在低动压状态下操纵性能下降导致航迹角不能精确跟踪姿态角的问题,基于设计多变量鲁棒控制系统的正规矩阵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智能设计软件IntelDes 3.0设计了保持迎角恒定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非线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性能较好,对气动系数摄动的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214.
舰载飞机着舰精确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着舰运动及H∞控制方法概念对用H∞控制方法设计舰载飞机自动着舰导引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按着舰导引系统的性能要求,确定了H∞控制综合模型的结构,给出了权阵的选取准则。以AD-4飞机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着舰导引系统能满足着舰要求,并有效地提高了导引系统着舰轨迹跟踪精度及抗气流扰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5.
在舰空导弹研制阶段,分析了舰空导弹抗干扰试验的主要类型、试验目的和考核指标,提出采用一体化试验方法对舰空导弹研制阶段抗干扰试验进行总体设计,采用导引头内、外场和飞行试验多种试验方法及综合评估方法,对舰空导弹在特定干扰环境下的性能进行综合检验和考核。该试验方法能够对舰空导弹研制阶段抗干扰能力进行全面摸底,对抗干扰措施进行有效验证,研究成果可为舰空导弹抗干扰试验设计与抗干扰性能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6.
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舰载机自动着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概述与总结了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及着舰引导与控制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自动着舰系统的发展历程、设计规范,详细描述了自动着舰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在总结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详细概述和分析了舰载机数学建模、着舰引导、着舰飞行控制、动力补偿/自动油门控制、甲板运动建模、预估和补偿控制、舰尾气流建模与抑制、雷达噪声抑制与误差标校、复飞/逃逸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促进舰载机自动着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17.
以ELT/52l—B欺骗干扰机的战术运用为例,对干扰同方位、同频段的两部末制导雷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拖距十通断调幅干扰样式的干扰机制和干扰效果的分析,并给出了干扰效果与两发齐射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8.
舰空导弹红外/雷达探测设备低角跟踪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低角跟踪精度,根据红外和雷达传感器跟踪低空目标特点,对利用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数据融合算法、数学模型和误差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融合技术对低空小目标复合跟踪,可明显改善舰空导弹探测系统低角跟踪的精度和性能.  相似文献   
219.
舰船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海浪的影响而产生横摇、纵摇等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同时海浪的随机性也会造成舰船摇摆参数发生变化,扰乱舰面流场,增加舰载直升机在甲板上方作业的危险性.为了保障舰载直升机在舰船上的起降和其他甲板作业的安全性,现基于两栖攻击舰的简化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纵摇状态下对舰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将不规则的纵...  相似文献   
220.
张聪 《宇航学报》2018,39(10):1116-1126
为提高我国火箭军对海上慢速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反舰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本文针对“领弹-从弹”构型的多反舰弹道导弹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ICGC)问题,首先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变换,将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问题提炼为一类高阶带扰动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一致性算法的设计问题。其次,针对“领弹-从弹”构型的多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在动态面控制(DSC)的框架下,基于一致性理论和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理论,设计分布式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律。之后,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证明与分析,并取得收敛条件。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律保证从弹在位置和速度上协同一致地趋近于期望空间构型,并使得从弹有和领弹近乎相同的攻击角度。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对一体化协同制导控制律进行仿真校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