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30篇 |
航天技术 | 94篇 |
综合类 | 28篇 |
航天 | 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介绍了一种基于门的进程通讯方式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一个试验程序模拟了利用门机制实现进程通讯的过程.门提供了一种调用同一台主机上的另一个进程的能力,同时具有其他IPC所不具备的一个精妙特性,即服务器具有确定客户凭证的能力,服务器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己是否想给相应客户的请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32.
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通信网络接口验证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L-STD-1553数据总线为航空电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系统支撑数据交换网络,它是航空电子系统集成的纽带,其通信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的成败。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基于OSI模型的通信终端的基本结构;然后给出了对网络接口执行测试的内容,包括MIL-STD-1553标准协议验证测试、应用网络通信协议验证测试和实时通信验证测试。这三种类型的测试将全面验证MIL-STD-1553通信终端的设计是否满足MIL-STD-1553标准通信协议及航空电子系统通信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533.
在近年来发生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空军远程重型轰炸机的“隐身突防能力和单一架次向多目标投送精确制导武器的持续打击能力”,以及“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投弹”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有效地“证明了远程重型轰炸机的巨大价值”。现在,为进一提高远程空中打击能力,美空军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紧发展其远程空中打击力量。 相似文献
534.
535.
536.
537.
538.
陈绍宇 《飞机设计参考资料》2009,(2):46-54,64
美国在近几次战争中,由于其海外基地使用权受到限制,有些远距离空中军事行动需要更多的支援(例如多次空中加油)才能被完成,这对常规远程军事打击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威胁来看,未来改进常规远程军事打击能力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如武器平台、前线基地和保障支援,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39.
美国双射程/双任务导弹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在2009年第2期刊登的((美国双射程/双任务导弹的发展》一文中,对美国双射程/双任务导弹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后收到读者反馈。认为双射程导弹技术难度过大,成本过高,实用效率反而不如现有近程空空导弹和中远程空空导弹的组合。对于这种观点,《美国双射程/双任务导弹的发展》的第一作者中航光电所高劲松博士并不认同,他又向本刊投来了《美国双射程/双任务导弹评述》一文,从不同层面对双射程/双任务导弹的发展进行了更全面的回顾,解释了其一度没有引起关注的原因,与具备部分双射程能力的法国“米卡”导弹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双射程导弹的全寿命费用低于现有空空导弹的观点。 相似文献
540.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装配场景中的远程协同任务带来了新的可能。作为MR协同系统的前置环节,实物虚拟化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浏览与交互提供可靠的模型支撑与虚实融合关系。现有方法无法同时兼顾装配零件细节高还原度、低虚拟化成本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和点云配准原理的零件模型精密恢复方法,针对MR远程协同过程中的任务相关零件,首先通过基于背景差分与八叉树空间检索的背景点云分割以及基于超体素的前景粘连点云分割获得零件点云相关的先验信息来分割模板匹配感兴趣区域ROI,解决了原始LineMod算法抗遮挡性弱、模板比对效率低的问题,完成了对零件点云的识别匹配和位姿粗略估计;然后利用ICP算法进一步优化估计的位姿,求解相关零件在重建点云模型中的精确位姿;最后根据此位姿,用高精度的零件CAD模型替换3D重建点云场景中的零件重建点云模型,最终实现对共享MR协同场景的实物虚拟化。通过对复杂装配场景中的多种零件进行实物虚拟化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准确识别零件点云,实现精确的实物虚拟化,在MR远程协同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