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79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31.
通过分析同步卫星定点保持控制过程中,轨道变化与卫星动量轮转速变化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轨道控制期间卫星角动量变化实现控制效果的快速评估算法。该算法可在点火结束后较短时间准确评估出轨道半长轴、漂移率和偏心率的变化量,具有评估时间短,精度高的特点,在实际卫星控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2.
针对高轨道Walker全球星座相对相位保持问题,在分析星座几何结构演化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调整参考轨道的星座相对相位保持策略.该参考轨道的半长轴取星座所有卫星的平均轨道半长轴的平均值,通过计算各卫星相对参考轨道的相对相位偏差以及变化率,而后根据有关维持的约束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卫星进行站点保持,使得所有卫星的相对参考轨道的相位偏差不超过允许值.当一旦有卫星进行了站点保持,则参考轨道就重新统计确定.文章通过一个12颗MEO卫星构成的Walker-δ星座的分析算例,表明这种相对保持策略可以减少星座的站点维持次数.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为我国今后卫星导航星座的维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3.
文章建立了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3个过程,实现了人脸的分类识别;研究了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的边缘检测方法,比较了基于一阶导数的Robert算子、Prewitt算子、Sobel算子和基于二阶导数的Gauss-Laplacian算子的检测效果□在识别阶段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34.
保持时间对涡轮盘合金高温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广泛使用的涡轮盘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带和不带上峰值保持时间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及其扩展寿命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435.
针对哑铃型绳系卫星在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CRTBP)中的Halo轨道保持控制问题,应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方法设计了Halo轨道保持控制器。首先采用摄动法得到目标Halo轨道,通过跟踪目标轨道上一运动点,将其转化为目标跟踪控制问题,然后设计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对其进行跟踪控制。利用4阶Ronge-Kutta法对原非线性模型进行离散化,将预测控制中的有限时域最优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下一周期的控制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即使在初始位置偏差较大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器只需要很少的速度增量就可使绳系卫星系统运动至目标轨道,并精确地保持在目标轨道上。  相似文献   
436.
王军朋 《大飞机》2021,(1):79-80
每次有飞机在空中被冰雹撞击的新闻报出,都会有人问:现代科技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躲不开冰雹? 其实,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冰雹是相对飞机作高速运动的,因而即使飞行员看到有冰雹,也不可能来得及做出反应来躲开冰雹的撞击.  相似文献   
437.
伞状可展开天线是"嫦娥4号"中继星为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的关键单机。对伞状可展开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进行了描述,对天线在轨展开、网面成型与保持、超低温环境适应性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分析。天线在轨展开采用缓释弹簧分布式驱动展开技术,具有布局灵活、轻便、安装体积小、可靠性高的优点,并开展了寿命、热真空环境展开等试验,验证了天线展开技术的正确性;采用双层网结构设计形式实现天线网面成型与保持,优化了张力网节点数量,开展了型面精度测试和型面在轨热变形预示,验证了天线在轨型面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的设计指标,进一步确保了天线在轨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天线部组件最低温度达到–250℃的超低温环境验证结果,表明天线经历超低温环境存储后,结构无损坏,性能无下降,满足天线在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有效地支撑了"嫦娥4号"中继星中继通信任务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438.
针对电推力器控制弧段长、传统轨道保持计算常用的脉冲假设不能适用的问题,提出了静止卫星轨道保持的平运动动力学模型和长期控制策略优化方法。由于轨道保持控制的是平均轨道要素,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春分点轨道要素的高精度平根外推动力学模型,与STK-HPOP模型比对高度吻合;提出了综合考虑轨道东西和南北控制的耦合控制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优化求解方法。仿真算例中研究了二推力器配置的静止卫星4周轨道保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优化长期轨道保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39.
针对皮纳卫星在编队飞行中的控制精度要求已提高到微米甚至纳米级,文章研究了小推力作用下高精度的皮纳卫星编队构型保持问题,在考虑摄动影响下,推导维持编队构型需要的控制力与编队距离、编队空间方位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皮纳卫星编队构型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基于bang-bang控制理论,使用有限状态机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编队控制律。仿真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但可以使系统快速收敛,同时还能使皮纳卫星编队的星间控制精度达到1 μm,与滑模控制律相比较,精度提高近103倍。  相似文献   
440.
研究地球同步轨道处径向两星库仑编队队形保持的自适应控制问题.建立了双星库仑编队在地球同步轨道处径向两星库仑编队动力学模型.基于建立的非线性化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到外部扰动和动力学模型误差等因素,设计径向两星库仑编队在地球同步轨道处的构型保持自适应控制律,并利用Lyapnu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的闭环稳定性.最后进行数值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控制律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编队构型能够收敛到期望值,控制性能明显优于PID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