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537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2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飞行器末制导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国防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作战需求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给飞行器的末制导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当前的末制导作战需求和挑战,着重讨论了飞行器末制导控制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多源信息条件下的制导控制、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特殊限制条件下的制导控制以及制导控制综合设计与评估问题,并且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可能的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272.
李娟  凌祥  彭浩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0):2376-2383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横排(TD)锯齿翅片在板翅换热器通道内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了湍流条件下横排锯齿翅片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两场协同性,探索其强化传热机理.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翅片高度,翅片间距和翅片宽度对传热与流动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横排锯齿翅片的综合传热性能因子.结果表明:横排锯齿翅片通道内流体扰动强烈,形成了周期性纵向涡流;改善了通道内速度与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作用,强化传热效果,提高了综合传热性能因子.   相似文献   
273.
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是实现对敌饱和攻击的关键技术之一。按照导引方式的不同,将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分为基于独立导引的攻击时间控制导引律和基于协同导引的攻击时间协同导引律2大类。分别综述了2大类导引律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74.
飞行器任务规划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林成  陈璟  王楠 《航空学报》2014,(3):593-606
任务规划是各类飞行器尤其是军用飞行器成功遂行任务的有效支撑和重要保证。首先,介绍了飞行器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其次,系统地分析和梳理了任务规划技术的体系结构,从研究方法及对象的角度,将其归纳为面向多飞行器任务分配及协同的行动规划、面向飞行器战术动作实施方法设计的战术动作规划和面向飞行路径生成的航线/轨迹规划3个层次;随后,阐述了国内外飞行器任务规划各层次的研究现状,在问题建模与求解上所形成的代表性方法及其特点,以及飞行器任务规划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论述了飞行器任务规划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5.
仿生全翼式太阳能无人机分层协同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文彪  周洲  许晓平 《航空学报》2016,37(1):163-178
结合"太阳神"无人机(UAV)和高山兀鹫提出了太阳能UAV的某仿生全翼式构型,针对该构型开展了气动分层协同设计及分析。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自下而上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基于纵向配平需要以低雷诺数反弯内翼翼型设计为第一设计层次,基于高升力需求以外翼设计为第二设计层次,以UAV全机性能设计为第三设计层次;与此同时,每个层次均采用基于代理模型的基本优化流程,三个层次的设计自上而下来相互协同,最终得到满足指标的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协同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获得了高效的仿生全翼式太阳能UAV构型;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设计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6.
为提升机器人飞机自动钻铆质量并提高自动制孔铆接率,对双机器人协同的飞机自动钻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双机器人协同自动钻铆工作流程.针对协同运动提出为机器人进行编码,利用Ethernet(TCP/IP)实现系统和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传输.为了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将机器人单侧信息转化到另一侧的机器人下,采用激光跟踪仪并利用单位四元数法对双机器人基坐标系进行标定.最后在KUKA的KR-500双机器人和其30m扩展第七轴上进行协同运动和控制系统试验以及双机器人定位重合度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试验表明因该方法带来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77.
本文介绍了混合式惯导和协同导航这两项惯导产品的新技术途径,希望通过系统技术的提升而不是对惯性器件的过分苛求来大幅度提高惯导产品的性价比,这或许将对惯导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8.
当前,国内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自主性、智能性的特点使得其相较于传统地面武器平台对导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常规意义上的测姿、定位、定向等功能之外,还需要具备环境相对位姿感知与导航能力。目前,典型的地面无人平台均采用惯性基组合导航方案,以惯性传感器为主,配备卫星、视觉、雷达等多类辅助传感器,通过组合导航算法实现传感器间的有机融合。针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导航需求,对当前主流惯性基组合导航技术进行梳理,分别介绍了惯性/里程计、惯性/卫星、惯性/视觉、惯性/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适用于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9.
魏明英  崔正达  李运迁 《航空学报》2020,41(z1):723804-723804
多弹协同是未来导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协同效果可分为协同攻击、协同拦截、协同探测3大类。协同攻击发展起步较早,协同拦截已由信息协同逐渐发展到自主协同,而协同探测则是基础条件,随着技术的进步三者也在融合、发展。首先简述了多弹协同3类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针对多弹协同拦截自主作战技术,分析其实现难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80.
利用场协同和熵产原理研究了针肋宽度、凹穴宽度及雷诺数(Re)对凹穴和针肋组合式微通道内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微结构强化传热的本质原因,并对微通道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增大针肋和凹穴宽度能够显著减小传热协同角,提高流场和温度场的协同程度,有利于强化对流传热,但局部漩涡会使流动协同角减小,增大微通道压降;增大针肋宽度能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从而强化传热,但同时导致流动熵产率增大;适当增大凹穴宽度能够减小传热熵产率,但凹穴宽度过大会导致传热不可逆性和流动摩擦均增大;综合考虑泵功、相对针肋宽度和相对凹穴宽度,提出了预测热阻的经验关联式;当相对针肋宽度为0.2,相对凹穴宽度为2时,微通道的热阻最小,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