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26篇
航天技术   262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3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1.
2012年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发生了几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已进入到关键时期、俄罗斯批准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2012-2020年发展规划,投资总额高达3465.9529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欧洲完成"伽利略"(Galileo)在轨组网验证系统的部署,并将  相似文献   
412.
2011年,总装备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启动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主要包括高空气象探测、地面水汽电离层监测、海洋气象探测领域和气象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研发相关业务设备、应用软件,形成一系列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全面提升我国导航卫星气象观测水平,为气象预报  相似文献   
413.
葛榜军 《太空探索》2000,(10):36-37
美国GPS一枝独秀 星基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空中、陆地和海洋)、全天候和连续实时等特点,能及时测定运动载体的七维状态参数和三维姿态参数,其用途之广、影响之大,是任何其它无线导航定位系统所不可比拟的。其发送的信息,是一种可供无数海、陆、空、天军民用户共享的宝贵信息资源。谁拥有这种技术和能力,谁就会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占据较多的主动地位;反之,将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414.
415.
刘斐 《太空探索》2011,(2):8-11
第一幕射前准备场景一:指控大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控大厅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的十几名技术人员围拢在一起,针对发射塔架上待命的火箭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紧急预案讨论。此时,距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七颗组网卫星的发射窗口还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整个大厅的气氛也被这一角落里时而沉闷、时而激动的讨论带动得有些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落到了这个讨论组的身上。  相似文献   
416.
417.
论述了车载GPS导航系统原理与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讨论了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和自主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与运行流程,并根据抽样调查,对车载GPS导航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我国的自主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产业特征、产品趋势以及国内汽车导航业存在几大阻碍因素和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18.
419.
子力 《中国航天》2006,(5):13-17
在轨鉴定阶段 “伽利略”计划又划分为论证、研制与在轨鉴定和全面部署与运行三个阶段.论证阶段于2003年完成,形成了系统的基本技术指标.研制与在轨鉴定阶段于2003年底启动,目标是利用由4颗卫星组成的简化星座和一系列相关地面站来实现对系统的在轨鉴定.  相似文献   
420.
《卫星应用》2013,(6):2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际化与国际合作成为中国宇航界的热门话题。从9月上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南宁召开的第十届东盟博览会成功亮相,到9月下旬各国宇航精英齐聚北京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一直到10月中旬成都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中国航天人士与各国同仁就航天的发展与应用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无论从哪个学科的角度来说,航天本身就是一种全球活动,也是航天技术造福全人类的创新之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向全球市场谋求合作与发展,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