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航空   658篇
航天技术   305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5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ISTRAM测距数据包含的常值系统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误差既不便于按常规系统误差处理,更不能按随机误差处理。在设备精度鉴定中,使用更高精度的观测数据通过比对法估计的方法,以及EMBET方法,均受到诸多制约。本文基于MISTRAM系统高精度测速数据,建立了常值系统误差的估计方法。实际数据计算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大尺寸绝对距离测量发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3.
最最的绝对距离测量方法是非相干飞行时间测量法。随后,在小数重合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多波长干波绝对距离测量技术。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80年代又出现了调频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并很快成为一种新的测长技术。本文在综述绝对距离技术及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调频激光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的一些新发展及其几种不同的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44.
机载雷达探测距离的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荣 《飞行试验》2001,(2):11-14,28
针对现代机载雷达的试飞特点,提出用单次扫描探测概率和累积探测概率的统计方法来考核机载的探测距离。试飞验证表明,它不仅能对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且试飞效率高。该方法对今后机载试飞具有较高的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正在建设的第3航站楼(T3)南北长约3000m,东西方向最宽处756m。为方便东西航站楼两侧的联系,减少飞机滑行距离,航站楼被东西向滑行道切断分为3个部分,即T3A、T3B和T3C。环绕T3周边设置了缓冲带、服务车道、停车区域,共40m宽(简称40米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激光束通过火焰后的偏转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并给出了透镜后非像面散斑与火焰周围介质折射率场的关系表达式。用双曝光散斑法层析了火焰上不同截面的折射率分布。给出实验结果,并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7.
刘泳 《民航科技》2007,(3):69-70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航空器的空中相撞。当空中同一区域有多架航空器时,要防止航空器相互危险接近和相撞,就必须保证任何两架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由于航空器的航向不同,速度不同,高度不同,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规定了航空器之间在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的最小距离,称之为间隔标准。  相似文献   
48.
空管二次雷达是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关键设备之一,作用距离是二次雷达的重要技术指标。本文介绍了空管二次雷达方程的形式,分析了影响空管二次雷达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最后给出了二次雷达覆盖分析的实例。  相似文献   
49.
《飞机工程》2005,(3):31-31
俄罗斯空军总指挥乌拉季米尔-米哈伊洛夫将军认为,战略轰炸机图-160的改进前景与非核武器的使用、发展及完成打击任务所必需的能力有关。战略轰炸机图-95MS的现代化改进主要是增加飞行距离、完善一体化导航和信息保障系统。图-22MZ飞机的改进将包括更新机载系统、为飞机增装制导炸弹和空面导弹武器。  相似文献   
50.
An investigation on damage location due to the corros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s conducted. The frequency change square ratio is used as a parameter for the damage. It is theoretically verified that the parameter is a function of the damage loc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corros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damage location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al damage location. The modal parameters are used to detect the damages in structural concrete elements, and so they are useful for structural apprais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