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607篇
航天技术   260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介绍了以373型精密露点仪为主标准器的湿度标准装置的原理及构成,对该装置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温度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0℃,相对湿度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7%RH,露点温度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1℃。温度稳定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2℃,相对湿度稳定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33%RH,露点温度稳定性实验的标准偏差为0.066℃。基于美国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湿度仪器仪表计量软件。软件以模块化思想为基础,可实现数据自动处理,报告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32.
本文简要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的原理,综述了目前国外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校准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不同校准技术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3.
正一、会议宗旨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计测技术》杂志社和中国计量测控网联合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湿度与水分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宗旨是促进我国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湿度与水分计量与测试技术水平,为我国湿度与水分行业和领域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4.
对涡轮流量计关键部件之一前导流件运用NX THERMAL/FLOW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流量分离导致的大涡旋尾迹区易出现在前导流件尾部区域、前导流件叶片形状对此处流体速度变化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为涡轮流量计和前导流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本刊讯:2011年5月10日至11日,第五届中德"动态测量及纳米校准技术"学术交流会在中航工业计量所圆满召开。来自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及计量所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和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36.
本刊讯:2011年4月16日至4月2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共同委派6名评审专家组成评审组,对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量所)进行了实验室复评审加扩项评审。  相似文献   
37.
《航空计测技术》2011,(6):I0001-I0001
2011年11月10日,《计测技术》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航天城畔的北京(西山)应物会议中心召开。由杂志的主办单位——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量所)邀请的计量测控领域专家学者和领导共聚一堂,商讨《计测技术》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38.
单发飞机装配新型发动机试飞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发动机重要性能参数的燃油流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动机的潜在故障。为确保某型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安全,需对发动机主燃油流量建立监控模型。利用地面台架试验数据,结合主燃烧室喷嘴和主燃油计量装置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主燃油流量监控模型,并与装机后的地面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监控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能及时发现发动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故障,确保飞行试验安全。  相似文献   
39.
40.
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很快.其中,光学元件制造向尺度愈来愈大(单体直径达数米)和愈来愈小(尺度在微纳米量级)极端方向发展,对非接触式光学检测技术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光学表面宽频谱轮廓形貌的检测技术及仪器为例,分析国内外的发展概貌与趋势,展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系列光学干涉检测仪器成果,对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