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244篇
航天技术   729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4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德云 《国际航空》2009,(9):71-73
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不仅是最早从事高高空无人机研制的探索者,而且也是复合飞行和混合动力无人机的开拓者。今年6月24日。公司研制的“神剑”涡轮喷气发动机-电动升力风扇混合动力无人机开始飞行试验.这种非常规布局的无人机既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有很高的前飞速度和机动性,代表了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12.
随着精确着陆技术的发展,探测器在行星表面可到达的地区形貌状况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着陆的安全性,在下降过程中探测器需要结合敏感器信息对视野范围内的着陆区形貌进行评估分析,从而选取出最适宜着陆的地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行星安全着陆点选取思路,并设计出着陆点选取的参考指标,通过对形貌以及燃耗的评估,实时选取安全着陆点。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快速选取过程和遍历选取过程,该方法均能够在两种过程中有效选取出满足要求的着陆点,从而提高了任务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13.
通过分析中国河北香河站MST (Mesosphere-Stratosphere-Troposphere)雷达 2012-2014年的水平风场数据, 研究了北半球中纬地区对流层和低平流层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TLS)区域大气行星波的特性. 谱分 析发现, 在这一区域准16天波和准10天波占据主导地位, 准16天波更为显著. 在 对流层区域, 行星波具有丰富的频谱成分, 活动具有间断性, 持续时间一般不 超过三个月, 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其中纬向分量的振幅大于经向分量. 在 平流层区域(高度17km以上), 行星波一般出现在冬季, 并且主要在纬向分量中. 通常平流层区域的振幅要小于对流层区域. 结合MERRA再分析资料分 析了强行星波传播特性, 结果表明: 2014年2-3月纬向分量中的准16天波垂 直向上传播, 垂直波长约为64km, 纬圈波数约为2, 纬向传播方向自西向东, 水平波长约为15324.7km, 对应的相速度为11.1m·s-1 (向东为正); 2014年5月纬向分量中的准10天波在10~18km高度范围内向下传播, 垂直波长约为50km, 纬圈波数约为1, 传播方向自西向东, 水平波长约为 30649.4km, 对应相速为35.5m·s-1.  相似文献   
314.
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国际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IAA)将于2010年9月5日至9月8日在中国上海联合召开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315.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组装工作的日益临近,航宇局已制订了一个确定要在轨道上进行研究的战略级计划。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材料研究,流体和燃烧研究,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研究,人的生命科学,先进的人员保障与材料技术研究,地球观测和大气与空间环境,以及天文物理学研究等。还制订了一项计划,要在国际空间站建造期间,以研究经费和空间站技术能力有保证的进度把用于研究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站。这些研究计划在  相似文献   
316.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17.
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重要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早期历程,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空间平台开展的微重力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对中国载人空间站时代微重力科学发展的前景予以瞻望,推动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1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88-88
2008年11月10日,据《国际飞行》杂志报道,印度首颗利用X射线和紫外波长观测宇宙的天文科学卫星——Astrosat计划于2009年发射。Astrosat将运行在高650km、倾角8°的轨道,科学目标是对X射线双星、超新星遗迹、银河系系核和星系团进行光谱研究。ISRO还计划2012年发射一颗旨在研究太阳日冕的名称为Aditya的小型探测器。  相似文献   
319.
2022年11月22?23日,欧洲空间局(ESA)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决定共同投资约169亿欧元开展各项空间活动和计划,相比2019年部长级会议,投资额大幅增长17%。ESA将通过在对地观测、科学计划、载人和无人探索、通信与综合应用、导航、空间安全、空间运输、技术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加强其在空间领域的自主性、领先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20.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范围的不断拓展,行星保护成为人类后续深空探测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行星保护的概念入手,对其研究背景以及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目前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涉及了政策制定、标准规范、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等各个方面。载人深空探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污染源,必须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和防护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国际行星保护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对于我国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