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481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6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熊延龄 《国际太空》1992,(7):10-10,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向美航宇局(NASA)申请,利用1996年度的航天飞机进行空间站日本舱(JEM)子臂在轨道上的应用验证试验。向NASA支付的金额相当于计划总费用的1/2左右,为40~45亿日元。该验证试验称为JEM飞行论证(JFD),计划经费为80~90亿日元。由承担曝露部分的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和担任JEM机械手的东芝公司进行支援。航天飞机货舱标准台架(MPESS)上搭载子臂模型、轨道更换单元(ORU)、栓牢更换作业用的“作业板”、曝露部分模型,由航天  相似文献   
942.
初夏 《国际太空》1991,(5):11-11
法国达索尔航空公司1990年12月19日提出招标,研制赫尔莫斯航天飞机驾驶员用的可弹射座椅。原则上定于今年2月中句投标,月底定标。该公司负责推荐选择可弹射座椅的制造商,但最后决定由欧空局确认。有两个工业小组参加投标,他们是英国制造商马丁·贝克的一家意大利分公司小组和苏联的“星”(Zbezga)工业小组,后者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弹射座椅的制造者。将制造两架赫尔莫斯航天飞机,每架航天飞机上装备3个可弹射座  相似文献   
943.
徐菁 《国际太空》2006,(7):11-13
□□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每年全球运载火箭(以下简称火箭)的发射次数都超过了75次(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下同).进入21世纪后,发射次数逐渐减少,不过头3年的发射次数仍超过了60次,2001、2002和2003年的发射次数分别是60、63、62.  相似文献   
944.
空间扫描     
曲新 《国际太空》2003,(10):29-31
人类首次举办“太空婚礼”2003年8月10日,远在380km高空中的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与地面上的俄裔美国籍姑娘叶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娃举行了结婚仪式。尽管首次“太空婚礼”按预定计划顺利完成,但首次“太空婚礼”出人意料地受到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的“冷遇”和“怠慢”。马连琴科的行为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许多专业人士认为,这次“太空婚礼”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航天部门正在考虑,未来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前要签订不在太空举行婚礼的合同条款。美国航宇局计划2004年初恢复航天飞机飞行8月5日,美国航宇局高级官员称,将严格按…  相似文献   
945.
哥伦比亚号灾难最终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3,(12):18-19
在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七名航天员全部殒命苍穹近7个月之后,美国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于8月26日发布了长达248页的最终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946.
<正>一、引言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划破长空降落到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圆满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太空飞行,标志着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航天飞机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第一种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可以实现向近地轨道运送人员和货物(包括卫星),并对在轨卫星进行维修和回收。航天飞  相似文献   
947.
2011年9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对外公布了美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HLLV)—"航天发射系统"(SLS)的设计方案,标志着美国新一代载人深空运输系统的研发进入了新阶段。"航天发射系统"的研制采取了一种渐进式发展模式,其初始方案的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70t,改进后将达到130t,可用于向近地轨道及更远的空间发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和大型有效载荷,以满足载人登陆小行星、载人进入火星轨道等深空探测的任务需求,还可作为"国际空间站"商业乘员运输系统的备份运输工具。2012年3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公告,为"航天发射系统"寻求先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48.
厚积薄发     
《卫星应用》2012,(3):1
2012年的5、6两个月,国际航天界最耀眼的两件事,都与载人航天有关。一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升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给养,然后携带着大批货物成功返回地球,开创了私营企业参与空间站运输的先河。二是中国成功实现了神舟九号与天  相似文献   
94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0,(3)
<正>中国CHINA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圆满完成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4月30日报道,历时近50天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是交会对接任准备过程中的一次综合演练。合练自3月12日第一批试验设备进场开  相似文献   
950.
《航天器工程》2010,(3):63-63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北京时间2010年5月15日凌晨2时20分发射升空,航天飞机携带了一个综合货运舱和一个俄罗斯迷你研究舱-1(MRM-1)。亚特兰蒂斯号于北京时间16日22时28分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