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0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     
《航天员》2013,(2):8-8
神舟十号任务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3年1月22日报道,载人航天工程第二十二次工作会暨神舟十号任务动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2年度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和成果,并且全面研究部署了2013年度各项任务和工作安排,重点对即将实施的神舟十号任务开展了全面的动员。  相似文献   
162.
《卫星应用》2005,13(4):2-3
金秋十月神州再度欢腾,载人航天成就举世瞩目。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我们向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英雄的航天员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所有为航天事业拼搏奉献的中华儿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3.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猛发展起来。尤其是中国航天器已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并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4.
陈善广 《航天员》2008,(2):76-79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鬟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2007年,钱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这是当时"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的推荐辞,里面提到的"寿至期颐"是指钱老刚过不久的96岁生日。回顾钱老不平凡的一生,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不能不为之震撼、为之钦佩、为之动容。对这样一位年近百岁、国人景仰的中国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名字无疑将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相似文献   
165.
16双渴求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对面,三位分别自称为"90后、80后和70后"的航天老专家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与他们一生血脉相连的中国航天事业。7月14日上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本刊的协助下,91岁的陆元九院士、85岁的张履谦院士和78岁的戚发轫院士在北京航天大院,热情接待了来访  相似文献   
166.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61-63
当挺拔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呼啸而起、直刺太空,将载有2名男航天员和1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时,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再次热血沸腾。伴着火箭发射的巨大轰鸣声,一个多月前发射试验队出征的话语——"长二F火箭即将开始它最闪耀的生命之旅。我们将在过程完美的基础上,实现结果圆满"——犹在耳畔。刘宇和他的团队兑现了"十全十美、神箭完胜"的诺言。自2005年以来,执掌"神箭"总指挥帅印的他,带领同事们一起在天地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天梯",将多名航天员送上神秘的太空,去更广阔的空间探索那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67.
《航天员》2013,(3):I0003-I0003
17万航天人。32名两院院士,450多名型号总指挥与总设计师,9000多名高级工程师,3000多名研究员,2000多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这一连串数字,描述的是目前中国航天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当然,这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航天精英,航天界的优秀人杰举不胜举。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凝聚了一大批人才,不仅如此,他们还组成了中国最年轻的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68.
他把全部智慧凝聚在祖国的航天事业,没有刻意追求,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通讯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第一次载人航天……他全经历了,这么多的“第一”自然而然地融人到了他的生命中。  相似文献   
169.
刘念 《中国航天》2003,(10):53-60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令神州同庆,令炎黄子孙自豪,令世界瞩目。中国航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一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新一代航天人的奋力拼搏。这里向读者展现的,既有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立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科学家和航天专家,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航天新锐。  相似文献   
170.
卞奇 《航天员》2012,(3):1-1
等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小草吐嫩须等待春天的到来。蜜蜂采蜜须等待花朵的怒放,苍鹰翱翔须等待翅膀变硬;享受果实须等待瓜熟蒂落,寻觅栋梁须等待“十年树木”……如果树刚栽就急于砍伐,那么你砍伐掉的只能是未来;如果花刚谢就急于尝果,那么你品尝到的只能是苦果。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奔跑过程,不要奢望一步到位,跑到终点,也不要因为暂时的落后或停滞而心灰意冷。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而真正的等待,不是消极的守株待兔,而应是灾难未发之时的忧患,宝剑锋利之前的磨砺,敌人进攻之前秣马厉兵;真正的等待,更是明察秋毫的冷静,成竹在胸的稳健,是万事皆备、只欠东风的不动声色。卧薪尝胆是强者的等待。三顾茅庐是贤者的等待,未雨绸缪是智者的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