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3篇
航天技术   45篇
航天   9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青 《国际太空》2007,(4):13-13
2007年2月26日,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韩国现代重工宣布赢得一份合同,2008年前在韩国全罗南道Naro航天中心建造一座火箭发射平台。现代重工将建造地面和地下平台、设备、燃料加注系统和控制室。该发射平台能够容纳2枚火箭,将与俄方专家共同设计。韩国官员认为建造发射台最重要之处在于韩国将掌握火箭发射知识。目前,韩国主要依靠俄罗斯技术。如果韩国2008年成功从Naro航天中心发射卫星,它将成为第9个具备太空发射能力的国家。Naro航天中心的建设工作从2000年开始,耗资约2.85亿美元,目前已完成90%的建设工作。该航天中心将成为世界上第26个发射基地。  相似文献   
22.
动态     
《航天员》2014,(3):39-41
据欧空局网站4月8日报道,欧空局航天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了一项航天员眼部清洗的航天医学技能训练。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环境下,如果灰尘等其他有害物进入眼睛,航天员无法像在地面一样用自来水进行清洗。为此,NASA工程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清洗航天员眼睛的清洗器一太空眼镜。该眼镜外形奇特,但技术含量并不高,仅需要一个泵和特制的眼部清洗液。航天员配戴眼镜,眼部冲洗溶液通过泵流入眼内并将异物冲走。尽管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的装置感觉并不怎么舒服,但格斯特评论说:“我对这些装置感觉并不怪异,反而觉得空间站上有这些物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23.
夏光 《国际太空》2005,(10):1-4
资源-DK1(Resurs—DK1)是俄罗斯新型民用地球观测卫星,能向地面站传送分辨率为1m的图像。卫星由俄罗斯航天局投资,由萨马拉火箭航天中心(即位于萨马拉的原“进步”中央特种设计局)设计、建造和运营,其商业数据的发行商是航天局下属的Sovinformsputnik公司。Resurs—DK1卫星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卫星主要用于接收和传输有关地球自然资源及突发事件的即时数据。  相似文献   
24.
庞征 《航天》2012,(3):44-47
推迟多年的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项目的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导航卫星于2011年10月21日由俄新型的联盟-2-1b火箭(也称联盟VS01)送至距地球23600千米的轨道,这也是俄罗斯火箭首次在法国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5.
《航天器工程》2010,(1):98-98
据新华网2009年12月14日报道,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发言人博布列涅夫14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下午成功发射3颗GLONASS-M全球导航系统卫星。  相似文献   
26.
《航天》2009,(8):44-45
虽然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已过去40年,但有关它的新闻仍层出不穷。美国航宇局2005年10月15日宣布,全力搜寻在戈达德航天中心神秘失踪的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13000万盘原始录像。这些宝贵的资料共有13000万盘录像带,装在2000多个箱子里,每盘录像带记录了长达15分钟的画面资料。其中记录两名航天员登月“关键时刻”的录像带有15盘,分装在3个箱子里。  相似文献   
27.
《中国航天》2009,(2):48-4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月23日用H-2A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和另外7颗小型卫星。GOSAT又名“息吹”(空手道的呼吸法),由JAXA、国立环境研究所和环境省联合研制,重1750公斤,用于监测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的密度分布,是首颗专门用于观测温室气体的卫星。它将能通过太空全球观测数据同陆地观测数据的结合,并利用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8.
吴国兴 《航天》2009,(6):34-36
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下) 88.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失重环境训练设备有何特点?有哪些辅助设施?失重环境训练设备(WETF)是建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第29号大楼内。这个大楼原来是放置载人离心机的地方,因为航天飞机在发射时的加速度最高只有3g,航天员完全可以耐受,这样就不需要载人离心机的训练,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航宇局将载人离心机拆除,改建成一个大型中性浮力水池。  相似文献   
29.
“人马”(Centaur)是由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机器人系统技术部门,与美国国防高新技术研究计划局合作设计的半人形机器人(如图)。它是机器人航天员(Robonaut)上躯干和4轮机动底部组成的。机器人航天员是人形机器人,其大小和灵活度与穿着航天服的航天员相当。机动底座能够以6km/hr的速度行驶。  相似文献   
30.
《航天员》2010,(6):9-9
11月17日,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报道,德国空间机械臂第一阶段试验即将完成。11月15日晚上,俄罗斯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把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开发的罗克韦斯机械臂从俄罗斯服务舱的实验平台上转移到了国际空间站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