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1106篇
航天技术   275篇
综合类   180篇
航天   4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根据磁悬浮零部件专用测量机气浮运动组件内外球面的高精度技术要求,设计一种角摆静压力自动补偿万向球头节研磨机构,在普通车床上采用内外球面自动研磨的方法代替传统手工对研.实践证明提高了气浮运动组件的研磨质量和效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2.
分析铆接工艺,结合机器人钻铆特点,确定自动铆接单元的工艺方案,突破机器人钻铆系统铆枪匹配、铆枪进给、上钉顶铆等关键技术。机器人自动制孔之后,自动铆接单元可以完成送钉、顶铆、铆接等功能,有效提高钻铆效率。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一种新的温度补偿方法——零点浮动法的原理和应用。该方法基于差分原理和坐标浮动法,适用于采用差分原理进行温度补偿的各种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54.
155.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原位自动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原位校准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的原理和方法。在建立和分析用于原位校准的加载系统的力学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原位校准加载系统作用力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影响作用力的因素,为原位校准中进行作用力的准确控制奠定了力学和数学基础。据此,运用自动控制理论提出并分析了实现加载系统工作自动化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的方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的装置工作的原理及其应用。提出和论述的原位自动校准方法与装置适用于所有喷气动力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原位校准。  相似文献   
156.
进行雷达截面(RCS)测量时,主要问题是需要消除测量数据中非期望信号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使用 HP8409C 自动网络分析仪测量目标 RCS 的方法,介绍了测试系统的设置和工作原理,以及借助仪器校准功能和所扩展的时域能力完成非期望信号的消除处理.说明 RCS非暗室测量的可行性,简述了 HP8409C 的扫频测量、校准步骤以及外场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7.
ATM中的ADS-SSR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二次监视雷达(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特别是终端飞行区.本文分析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的SSR和ADS系统的特点和缺陷,研究了基本类型ADS合同和扩展类型ADS合同对ADS跟踪精度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个ADS-SSR航迹融合的模型,给出此模型的具体算法,并进行了数字仿真.数字仿真表明:该模型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58.
李俊林  周逸浩  杨铖  沈岩 《推进技术》2023,(12):222-229
为消除场致发射电推力器(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羽流发散角度过大给推进器寿命和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聚焦电极阵列空间位置对羽流聚焦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给出了最优电极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对FEEP的离子运动过程建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电极阵列进行研究,关注其在不同空间位置下的聚焦效果,得到了离子出射半角分布和推力大小。结果表明,聚焦极的位置决定了羽流的聚焦效果,其次是提取极和加速极;聚焦极径向距离发射极1600μm,且提取极径向和轴向坐标为(800μm,500μm)时能得到最优的聚焦效果。本文验证了正交试验方法在聚焦电极阵列设计上的可行性,同时还为聚焦电极阵列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9.
一种新的能量谱熵图像聚焦评价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计算机视觉中图像聚焦评价函数的选择与设计问题,首先对图像聚焦评价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讨论,然后对目前几种主要的图像聚焦评价函数( 灰度变化函数、梯度函数、图像灰度熵函数、频域类函数) 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谱熵函数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该函数的理论依据较之目前常用的评价函数更为充分,最后给出了与其它几种主要评价函数的实验对比结果,证明了能量谱熵函数比其它评价函数在评价图像聚焦质量方面更为准确、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160.
Jobshop问题中动画仿真模型的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给定目标,仿真过程可大致分为仿真建模,程序实现,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三大部分,其中仿真建模是最基础的,关系整个仿真成败的环节,如果能够在仿真模型完成后自动生成相应的仿真程序,不中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还可使工作者集中精力于仿真建模,使模型更准确,更优化,本文以Jobshop问题为例,给出了一中基于SIMAN/CINEMA软件的动画仿真程序自动生成系统,但该系统整体设计思想并不局限于SIMAN/C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