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69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日本PTC-10A型差热分析仪,对吸波材料做热量-差热同步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吸波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热解性及燃烧性。研究发现,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提供的吸波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初始分解温度均在20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无回波室的正常使用要求。它为航标的制定和无回波室选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高增塑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晓斌  杜磊  张小平 《推进技术》1999,20(3):100-102,112
研究了高增塑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网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由于极性增塑剂的存在,室温条件下,体系不存在结晶;常温条件下,不同增塑剂含量的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网络均不存在微相分离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84.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2, 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吩噻嗪、亚磷酸三苯酯和中定剂二苯基二甲基脲等4种典型稳定剂对推进剂中EO/THF共聚醚及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对共聚醚的热氧降解以及聚醚聚氨酯初始阶段的热氧降解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但在较高温度下,对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急剧下降。亚磷酸三苯酯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均较差, 但与BHT组合使用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中定剂对共聚醚没有稳定作用, 但对聚醚聚氨酯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效果。BHT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均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尤其是与中定剂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85.
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H12 MDI型聚氨酯固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EHTPB)与H12MDI固化交联形成聚氨酯弹性体,利用DSC外推法研究了EHTPB/H12MDI型聚氨酯固化的最佳反应温度,再通过测量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其他最佳固化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时间、固化剂H12MDI用量、EHTPB环氧值以及扩链剂BDO用量,并在相同条件下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H12MDI和EHTPB/H12MDI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HTPB/H12MDI固化产物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并得到了EHTPB/H12MDI型聚氨酯弹性体的最佳固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加强分子间作用力对提高叠氮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以HDI三聚体为固体剂的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为0.66MPa/127.2%。GAP与含强极性基因的屡聚醚APP共混,弹性体的拉伸强度随APP用量增加而增加。红外谱图显示,氢键作用越强,弹性体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7.
航空电子产品金属外表面防护通常采用防腐蚀涂料防护。氟聚氨酯涂料具有超强的耐候性及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近年来在航电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比较了常见的几种航空涂料,研究含氟聚氨酯涂料应用于舰载航空电子产品金属外表面,确定了涂覆工艺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8.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是由环碳酸酯和胺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聚氨酯,其吸水性、耐化学性和抗渗透性能均比传统聚氨酯更优良。简要介绍了NIPU的性能特点及合成原理,综述了NIPU的研究现状及在涂料、胶黏剂、泡沫等材料中的应用,对NIPU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一种测试聚氨酸预聚体合成中氨酯化反应和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并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乙二醇(EG)的预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3CNMR测出的支化概率值跟从理论模型中获得的支化概率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0.
采用芳纶短纤(AF)和芳纶浆粕(AP)对聚氨酯泡沫进行增强,制备了两种增强聚氨酯泡沫,考察了其的泡孔结构、压缩强度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芳纶纤维和浆粕填充量增加,聚氨酯泡沫的密度和压缩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AF和AP的填充量为6wt%时,聚氨酯泡沫底部的压缩强度最大,分别为0.394和0.353 MPa,此时发泡过程中黏弹性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导致泡孔孔径明显变小且均匀性提高,纤维分布在泡棱上通过与树脂形成良好的结合起到增强效果;AF和AP的加入有助于提高聚氨酯泡沫的热稳定性,AF增强聚氨酯泡沫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