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14篇
航天技术   569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7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联盟利益分配的风险因素、服务质量因素、入盟时间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因素,改进Shapley值法,旨在探索实现末端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公平分配的方法,促进快递企业末端共同配送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随着航空运输市场自由化,建立国际航空联盟、形成全球性的航线网络结构已成为民航运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航空联盟是航空公司进入国外航空运输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目前国航和上航加入了星空联盟,南航和东航则选择了天合联盟。航空公司联盟的  相似文献   
53.
《航天》2011,(8):52-55
1960年8月19日11点44分07秒,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东方"号运载火箭,将重量为4,600千克的"第二艘卫星式飞船"送入轨道,在舱内的弹射容器内有两只狗狗,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小白”和“小箭”。  相似文献   
54.
《太空探索》2013,(6):46-47
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苏联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时隔50年,浩瀚太空,将第2次迎来中国女性靓丽的身影。今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  相似文献   
5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6):10-13
太空探索公司拟研制重型火箭4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要研制一种重型火箭。称为"重型猎鹰"的该型火箭高69.2米,重约1400吨,由标准"猎鹰"9火箭捆绑两个"猎鹰"9第一级构成。它将成为迄今造出的最强大的商业火箭,运载能力远高于该公司现有的火箭。新火箭能把约53吨货物送入轨道,约为美航天飞机有效载荷能力的2倍,是运载能  相似文献   
56.
2013年8月4日,日本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利用H-ⅡB火箭发射第四艘H-II转移飞行器(HTV-4)前国际空间站。HTV-4货运飞船全长约为10m,直径为4.4m,质量为16×103kg。由密封舱、非密封舱、表舱和发动机舱4个部分组成,船上物品包括:食物、卫生用品、站内外备件以及科学实验用品。20138月9日HTV-4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停靠在"和谐"号节点舱朝向地球的一侧。  相似文献   
57.
58.
《航天员》2010,(4):9-9
7月27日.NASA航天飞机项目主要合同商“联合太空联盟”公司发言人卡里·弗吕格尔表示,受预算及航天飞机运行合同减少的影响.该公司本周向超过15%的员工发出裁员通知。  相似文献   
59.
《航天器工程》2010,(5):94-94
据今日航天网2010年8月15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JAXA)已经公布了三套无人货运飞船的基本方案,这些飞船将有能力从空间站带回货物。JAXA正在以H—II转移飞行器(HTV)为基础,研制名为HTV—R的新型飞船。这三个计划是:给HTV安装一个直径数百厘米的舱体;给HTV安装一个与俄罗斯“联盟”飞船类似的、直径2.6m的返回舱;把HTV飞船的货运空间改造为达到直径4m,  相似文献   
60.
谢懿 《太空探索》2012,(7):43-45
怎么样才能造一艘飞船,让它能够经受得住比在地球轨道上强10多倍的太阳光照,忍受得了足以让铅熔化的高温?回望2000年底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被选中之时,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对于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BepiColombo),欧洲空间局(ESA)不仅必须拓展了已有设计标准的极限,还不得不研发新的设计思路。去往水星本身就是一个大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高效电推进系统,它要能够输出进入轨道所需的数万个小时的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