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3篇 |
免费 | 437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00篇 |
航天技术 | 269篇 |
综合类 | 292篇 |
航天 | 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日本"月女神"探测器的有效载荷(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月球磁强计(LMAG)和等离子体能量角与成分实验(PACE) 利用LMAG和PACE可以对目前和远古时期月球周围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环境及其演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对钛铝比为1.174、1.105和1.041的(TiAl)-2.5V-1Cr(at%)合金层片组织在1323K热暴露中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钛铝比对TiAl合金层片组织的稳定性和失稳分解机理有重要影响,钦铝比适当大于1:1(如1.105)的合金可以得到稳定性更好的层片组织。 相似文献
165.
166.
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实验研究。采用PIV技术,对翼型绕流流场进行了测量,显示了施加等离子体激励后流场的变化。通过五分量天平对升力和阻力的测量,研究了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对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规律。研究表明,低风速下在翼型前缘施加等离子体激励,能够有效地控制翼型流动分离,在来流为20m/s时,最大升力系数增加11%,失速迎角增加6°;在给定的流动状态下,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存在一个阈值,不同迎角下该阈值不同,迎角越大,分离越严重,对激励强度的要求也越高。 相似文献
167.
168.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研究了湿热效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影响。基于哈密顿原理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同时考虑温湿度场的等效原理建立了湿热环境下多自由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法推导了层合板在湿热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方程。利用商用软件ABAQUS建立了阶梯型胶接修理模型,从振型分析的角度对比了含、不含附加补片的单/双面胶接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并讨论了温度、湿度、温湿度对不同修理构型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效应影响下铺设附加补片可避免胶接区域局部变形过大,在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延缓湿热屈曲现象的发生;含有附加补片的双面胶接修理构型可避免结构产生附加弯曲,提高修理后结构的稳定性;温湿环境共同作用比湿环境、热环境单一作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固有频率的影响大,且含附加补片的双面胶接修理构型较单面胶接修理构型对温湿度影响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169.
为了使二维线性稳定性理论能够适应现代CFD求解技术,通过求解Falkner-Skan边界层相似性方程获得各个形状因子下的相似速度型。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对各个速度型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获得对应不同速度型的扰动放大因子包络线。最后使用标量输运方程的形式实现包络近似方法中放大因子的当地化求解,并结合原始γ-Reθt转捩模型中的间歇因子输运方程,实现了自然转捩和分离泡转捩的建模。使用该输运模型对S&K平板、S809翼型、NLR7301翼型和DLR-F5机翼进行转捩预测,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0.
基于放大因子与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的转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放大因子输运方程与Spalart-Allmaras(S-A)湍流模型耦合对转捩现象的模拟精度,选取Schubauer and Klebanoff(S-K)平板、S809低速翼型、30p30n多段翼型以及复杂的三维HiLiftPW-1构型进行自由转捩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其中针对S809算例,还与Langtry-Menter(L-M)转捩模型进行了比较.算例结果表明:放大因子输运方程与S-A湍流模型的耦合能够较好的捕捉转捩位置以及转捩发展过程,对分离泡诱导的转捩的模拟相比L-M转捩模型更精确,转捩位置的捕捉精度提升了10%;对比实验,多段翼转捩位置的捕捉误差最大为6.5%;针对三维高升力增升构型,以实验作为参考,全湍流计算与考虑边界层转捩的对比显示考虑边界层转捩能够更加精确的模拟气动力系数,升力和表面摩擦阻力系数的模拟精度精度提升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