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96篇 |
航天技术 | 132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航天 | 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立方星在轨任务期间的能源供给主要依靠蓄电池或体装太阳能电池阵。随着微小航天器技术的发展,立方星功能密度越来越大,星上载荷对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池板供能方式已很难满足未来空间任务需求。另外,立方星因其特有的尺寸规范和标准,对电池阵的收纳尺寸和展开机构也有特殊应用需求。基于上述背景和立方星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展开原理简单、扩展性好、折展比大的一维剪叉式空间可展开机构,进行了原理样机的加工制造和地面展开试验,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功能可行性以及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机构展开后阵列发电功率是传统供能方式的3~5倍,且特殊的几何外形可提供被动重力梯度稳定优势,在提升未来立方星载荷能力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2.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电脉冲除冰系统(EIDI)的电路参数设计,利用能量守恒原理研究了电脉冲除冰中系统振动能量的非线性等效负载,并推导了与系统参数相关的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在ANSOFT 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环境中建立了轴对称圆柱型脉冲线圈的三维瞬态电磁场仿真模型,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到在除冰激励周期内法向电磁力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铝板蒙皮在该脉冲力作用下的形变表达式和电磁力做功情况.最终利用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设计了不同气隙间距下的储能元件电路参数,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为电脉冲除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3.
天线展开机构使用动力绳实现天线展开和收拢过程中易出现动力绳松弛、脱槽现象。以星载高精度伞状天线展开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天线展开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解析法获得展开机构的运动方程,结合天线展开机构运动部件结构参数,得到天线展开过程中展开机构动力绳的松弛规律;建立以展开机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动力绳松弛量最小为目标的展开机构结构优化模型,通过模拟退火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展开机构结构参数,通过优化前后的展开机构展开、收扰功能试验,测试了机构工作时动力绳的松弛量,验证了展开机构优化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展开机构动力绳松弛量较优化前降低了90%,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4.
245.
本文介绍了高g值冲击标准校准装置的原理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该装置的误差来源及其合成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该装置的不确定度为U_(95%)=±3%。(200~2×10~5m/S~2),U_(95%)=±5%(3×10~5m/S~2)。用该装置对美国ENDEVCO公司的2270标准加速度计进行幅值线性度校准,其校准值与出厂值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46.
应用间接法研究了时间固定下的能量、燃料以及能量-燃料最优有限推力轨道转移控制问题.燃料最优问题因存在奇异性而不易处理,引入能量性能指标可以消除奇异性,应用ε算法寻求解决了燃料最优轨道转移问题.应用极小值原理,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应用单值打靶法研究了相应轨迹优化问题转化的两点边值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在相同推力、相同轨道转移时间条件下,三种最优控制方式得到的最优轨迹几乎相同;同时也表明给定初始和目标轨道,轨道转移任务消耗的燃料是确定的,推力大小只影响轨道转移的圈数. 相似文献
247.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900系列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由9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通讯电缆、主机构成.可以在1.2 km的范围内,根据现场使用需要随意组成最少1个模块、20个测量点;最多不超过99个模块、1980个测量点(取决于模块)的测量系统.前端传感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如温度、压力、电压、电流、应变等);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如开关状态监测、事件捕获、测频计数等).测量结果经模块内部A/D转换后,用RS485通讯方式,经屏蔽双绞线送至主计算机进行采集,并以固定的数据格式输出,用户可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典型测量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48.
为了提高微波无线输能系统接收装置中整流电路的RF-DC转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升压原理的整流电路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得到整流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通过推导整流电路转换效率的公式,分析了影响整流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了影响整流二极管能量损耗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提高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输入端的电压幅值来提升整流效率的方法。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下,通过升高二极管的输入电压幅值,可以降低流过整流二极管的电流,从而减小整流二极管的能量损耗。仿真结果表明,在整流电路与功率源匹配良好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二极管的输入电压幅值明显提升了整流电路的效率,在输入功率为20 dBm时得到了最高81.25%的整流效率。该设计方法能为快速提升整流电路的效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49.
基于DSP的新型双凸极电机的控制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无刷电机,它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和高速运行能力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基于DSP的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双凸极电机系统的控制原理,为了提高电机的平均输出转矩,利用Pspice软件仿真双凸极电机平均输出转矩与换相角之间的关系曲线,然后分别从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双凸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以实验室一台6/4结构双凸极电机为例,设计构成了一套数字控制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数字控制和双凸极电机的结合体现出很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250.
文章首先对MMUSIC算法的提出以及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等效网络法计算了阵元间的互耦。最后以均匀直线阵为例,重点分析、计算了阵元间互耦对MMUSIC算法测向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