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航空   622篇
航天技术   1248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14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介绍了隐身和等离子隐身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提出在计算机、雷达、电子器件、医学、生物工程、电磁兼容和环境保护、养活电磁污染等领域扩展等离子隐身技术的应用,使等离子隐身科学迈向增值型的发展道路。同时对我国等离子隐身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2.
我国深空测控设备的发展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岭 《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18(1):64-70,63
深空测控通信是目前航天测控通信领域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尖端的部分,而深空探测将是下世纪继续升温的世界性的航天热点。本文讨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必要性,重点从深空测控设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月球探测中针对USB设备的改造方案以及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出发、针对火星探测的深空测控设备方案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3.
944.
防除冰技术体系系统性强,理论涉及多门学科,是关系到飞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防除冰系统技术的构成,针对国内防除冰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防除冰系统在技术开发、试验验证、工程应用方面的成果,总结了"横向一体化"增长型战略,构建"有人+无人"、"体系+多用"和"复杂+新型"的防除冰系统技术多元化路径。重点发展防除冰系统技术分支中的复杂环境探测技术与新型防除冰执行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设施的同技术化实现多用途功能。  相似文献   
945.
"进入、减速、着陆(Entry,Descent,Landing,EDL)"火星的过程是实现整个火星探测任务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着陆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探测任务的成败.文章对火星探测器自身气动减速阶段、降落伞弹射拉直阶段、降落伞开伞充气阶段、降落伞全张满减速阶段等EDL关键过程分别建立探测器进入段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降落伞理...  相似文献   
946.
刘信颉 《上海航天》2005,22(2):64-64
美国家宇航局(NASA)正计划建造一个使用绿色激光束的新型陆基全球网络,用于跟踪在轨卫星并对地球进行研究。它将替代现行的第三代移动激光测距系统(MOBLAS)。正在进行评估的SLR2000原型系统是一种单光子探测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使用了扇形微通道板基光电倍增管接收器和一个二极管注入式微芯片激光器。脉冲式激光工作频率为2kHz,激发出的激光脉冲传播覆盖望远镜10cm出口孔径。  相似文献   
947.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62-62
2007年11月1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公布第11份计划,其中包括飞往火星的计划。印度可能在2015年左右用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它重约500kg。  相似文献   
948.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并把其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言而喻,安全是发展之基,和谐是安全之魂。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于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空管系统  相似文献   
949.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95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2):12-12
2008年1月10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称,“月女神”成功对月面下的地层进行了探测,这一成果有助于了解形成之初曾炙热柔软的月球的演变过程。“月女神”上配备的雷达声纳于去年11月对月球“雨海”环形山附近进行探测。声纳捕捉到了月面下500m、密度和性质不同地层重叠的多个反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