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640篇
航天技术   251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5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简述了美国雷达武器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超宽带雷达(UWBR)和高功率微波武器(HPMW)的组成、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外现有技术成果,分析了UWBR和HPMW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参照数字阵列雷达,提出了一种UWBR和HPMW一体化概念设计结构图,并重点讨论了一体化设计的难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2.
63.
64.
航天微波辐射计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溪波 《上海航天》1990,(1):27-30,6
扼要叙述航天微波辐射计的工作原理.阐明其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依据和计算方法,包括频率特性、灵敏度、扫描范围、空间分辨率、积分时间、接收机内部参数和动态范围等.列举两个实例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5.
低成本、高性能的光纤中继线和光纤器件已在阵列天线中用于远距离搜索和假目标识别波束形成以及其它一些用途中.先进的微波/毫米波(M/MMW)卫星通信、电子战和雷达系统都采用相控阵和旁瓣补偿天线,以降低噪声和提高抗干扰能力.这些天线都需要配有移相器、延迟线和用于波束形成、换向、消除的成套设备,以提高扫描灵活性,降低空间波瓣和减少主功  相似文献   
66.
光谱分析法在气体成分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现小型紧凑高分辨率的光谱测量装置是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光纤法布里-帕罗(F—P)的可调谐滤波器提高吸收光谱分辨率,为构建紧凑高分辨率的光谱仪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基于光纤F-P的可调谐滤波器成功实现了微型光栅光谱仪(分辨率约1nm)对甲烷吸收光谱的测量,对比无光纤F—P可调谐滤波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该方法测得的吸收光谱强度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此研究成果可用于紧凑高分辨率的星载气体检测仪的研制。  相似文献   
67.
由于光子技术的宽带和低损耗优势,微波光子技术已经在电子对抗领域中尤其是在微波信号的产生、处理、控制及传输等方面引起了强烈关注.着重阐述了微波信号的光子方法产生及处理、光子微波滤波器、光真延时波束形成以及光学A/D模数转换等技术,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68.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实现于悬置基片带状线(SSS)的广义切比雪夫型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将SSS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分别缩简,然后并接优化之,制成了集成一体的SSS结构微波频分器,并给出了2 GHz~18 GHz一分四频分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9.
为实现星载微波散射计的优化设计,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海洋二号(HY-2)卫星微波散射计系统仿真模型。首先,参考其初样设计阶段的仿真模型,根据其最终设计方案和参数设置,对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三个主要模块搭建仿真模型。其次,模拟海面风场监测过程,将仿真模型划分为信号源、发射机、海面回波、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和结果输出六部分,并在初样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信道特性,完善仿真模型。最后,利用雷达方程解算海面后向散射系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为我国后续微波散射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0.
正很快,全世界都会认可基于某个物理常数的千克的新定义,似乎再无需担心铂铱合金国际千克原器随时间发生质量变化的恼人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人造物品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出现质量消散的情况。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实验装置,用于研究各种材料表面质量在不同环境下是如何增加或减少的。该装置的灵敏度为0.02μg/cm2,相当于在11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