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航空   524篇
航天技术   1022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235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航天员》2008,(1):51-51
浙江诸暨的黄敏婕问:是不是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都能看到?他们的隐私怎样能够得到保护?航天员答:航天员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当然不是都能看到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设有功能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器。但是,检测系统主要用以测量、监视航天器各功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座舱内部的环境参数,用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  相似文献   
993.
中频力学环境下航天器结构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器结构中频段的动力学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文章介绍了航天器结构中频力学环境预示的背景,重点综述了中频动力学分析技术的三类方法,包括改进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改进的高频统计能量分析和混合方法,并对其主要理论和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航天器结构的中频动力学分析提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4.
995.
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国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航天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特别要提高对知识产权战略地位的认识,制定有关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策略,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6.
997.
空间交会对接中Hill方程的计算误差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航天器在空间所受的各种摄动力,建立了航天器空间轨道的精确计算模型,进而建立了空间交会接中两航天器相对运动的精确计算模型,并以此作为精度基准,对Hill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介绍一种确定航天器姿态的最小二乘法。它通过在航天器本体坐标系测得的观测矢量及在某一参考坐标系计算的矢量,计算出此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  相似文献   
999.
为缩小飞行试验安全控制区、提高安全控制区划定精度,首先通过解析方法建立飞行器子级运动二阶自治系统模型,采用稳定域分析方法预示子级再入姿态运动模态和演变规律,结合六自由度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对子级落点进行预示。提出一种子级落点规划方法,在级间分离时刻通过对子级的控制机构,如发动机摆动喷管、空气舵等预置偏转角指令,调整子级再入后运动模态,将落区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降低子级损毁落区内需保护设施的概率。提出一种安全自毁参数设计方法,针对不宜采用发动机泄压自毁时,残骸在发动机推力作用下进行大范围姿态变化的无控飞行时,通过自毁时刻参数设计,实现残骸尽快落地,缩小安全控制区的目的。并结合算例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应用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本方法不增加飞行器硬件资源,可显著降低安全控制区覆盖面积,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失效航天器接管控制对于实现航天器的在轨延寿、避免有效载荷的浪费、实现有限轨道资源的占位再生和维护太空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分析各类失效航天器接管控制手段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接管控制过程中是否发生接触现象,将接管控制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随后介绍了各类接管控制手段的特点,归纳了航天器接管控制任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未来航天器接管控制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发展方向。本文有望为未来开展失效航天器接管控制任务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