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细菌觅食性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翼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菌觅食性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社会模型为基础,添加了个体之间的交流项,丰富了粒子之间的优势信息源,增强了粒子的信息共享能力,同时,引入了细菌觅食算法中的趋化和驱散机制,使得算法能够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函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地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性能,并将该算法应用到了翼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22.
Fe2+对碳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Q235钢在无Fe2+的接菌培养基和Fe2浓度为30mg/L的接菌培养基中的腐蚀行为.使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Q235钢在两种介质中的表面形貌随时间的变化,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Q235钢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电化学行为.用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制作Q235钢在两种培养基中的腐蚀产物剖面,并用能谱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对电化学阻抗谱所得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e2会使Q235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电阻降低,电容升高,Q235钢反应电阻保持较低,从而使反应持续进行,铁不断溶解.培养基中加入30mg/L的Fe2+后,Q235钢表面附着的细菌显著增多,形成的生物膜厚而疏松,膜中混合有腐蚀产物硫化物,膜下的金属出现众多微小的点蚀.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与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吻合,Fe2+对Q235钢的SRB腐蚀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3.
基于反铁电陶瓷 (PSZT)化学还原制备的 RAINBOW驱动器是一种具有内部应力偏移 ,兼有还原层和氧化层 ,驱动位移较大的新型驱动器。实验发现 :反铁电陶瓷较易还原 ,理想还原条件为 :870℃保温 2~ 3h;与普通反铁电驱动器相比 ,RAINBOW驱动器能在强度较低的电场作用下发生铁电相变 ,并得到很大的轴向位移 (约 190μm) ;加载方式对 RAINBOW的驱动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未加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1和加入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2进行热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胶粘剂的固化温度范围,并利用Kissinger,Ozawa和Crane方法计算出HCB1胶粘剂和HCB2胶粘剂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研究和探讨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固化体系,可以降低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的固化温度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25.
以聚锆氧烷PNZ 为锆源、炔丙基酚醛PN 为碳源制备了一种ZrC 液相陶瓷前驱体PNZ-PN,该前
驱体经1 600℃热解能够转化为高度结晶的ZrC 陶瓷。通过FT-IR、DSC、TGA 对前驱体的固化过程及固化样
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XRD、元素分析和SEM 对热解产物的晶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1 200℃以下,热解产物主要是ZrO2,1 400℃时开始发生碳热还原反应出现结晶度较小的ZrC,经1 600℃
热解后可完全转化为ZrC;PN 的加入量会影响热解过程中陶瓷样品的ZrO2 晶相及1 600℃热解产物的碳含量,
通过调整PN 的加入量最终可得到自由碳含量1. 66%、近似纯相的ZrC 陶瓷;得到的陶瓷粒子Zr、C 元素分布
均匀、粒径主要分布为100 ~200 nm。  相似文献   
26.
针对压敏漆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两种图像配准方法,并对二者的配准效果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两种图像数据三维还原方法,采用直接线性变换将二维图像坐标与模型空间坐标联系起来,得到了模型表面的真实压力分布数据。引用作者在超声速风洞中完成的三角翼模型压敏漆试验的部分结果,验证了图像数据处理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在混合酶(纤维素酶 Celluclast 1.5 l,β-葡萄糖苷酶 Novozym 188)与Tween-20协同作用下,经乙醇预处理的麦草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详细讨论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Tween-20用量、纤维素酶用量对还原糖浓度和得率的影响,并对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 ℃,底物质量浓度100 g·L~(-1),Tween-20用量0.03 g·g~(-1),纤维素酶用量15 FPU·g~(-1).在此条件下,水解72 h时,还原糖质量浓度和得率分别达到46.1 g·L~(-1)和41.5%.  相似文献   
28.
在我国甘肃、新疆、宁夏、内蒙等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硫酸盐盐渍土,它们的存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而且对机场工程建设带来许多问题,常常引起过基、道面胀松、服务功能降低,致使道面破坏,从而影响机场的正常使用并且危及飞行安全。这些问题是西北机场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场建设的成败,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一、破四盐盐渍土的性质及危害(-)硫酸盐盐渍土的性质硫酸盐盐渍土中的主要易溶盐是硫酸钠(Na2SO4),也称无水芒硝,溶于水后其溶解度对水溶液的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当水温达32.4℃时其溶解应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29.
采用液相浸渍还原法将Ni渗入C/SiC复合材料,用SEM、XRD技术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组成.采用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导热仪对材料的热膨胀和热扩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在复合材料内部呈颗粒聚集体态,CVD SiC涂层过程中,Ni与SiC基体反应生成Ni2Si.渗Ni后复合材料线胀系数变化趋势在200~700℃内与C/SiC原料的一致,800℃出现肩峰;再经沉积SiC涂层后线胀系数增大,但整体变化趋势仍与原料的一致.渗Ni后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明显高于C/SiC材料.Ni的渗入对C/SiC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0.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及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方法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一株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表形特性、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确认该菌为一株硅酸盐细菌,分类属于胶质芽孢杆菌。此外,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培养液中的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硅酸盐细菌具有分解玻璃中钾的能力。在摇瓶培养72小时后,水溶性钾的含量比对照物提高了77%。这就证明了硅酸盐细菌的确具有解钾的性能,可用于促进土壤中矿物性钾分解的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