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0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2011年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上海向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各研制单位颁发了15项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172.
这是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一刻。嫦娥三号探测器被长征三号乙火箭顺利推上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提供的各种类型几十台发动机,以完美的表现,再次铸就了中国人民“奔月梦想”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3.
杨军 《太空探索》2010,(3):F0002-F0002,1
<正>新年的古城西安,在和煦冬阳的照耀下,天空格外晴朗。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的干部职工仍沉浸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六院时的激动和兴奋中。连日来,该院干部职工在深入学  相似文献   
174.
我国目前最大的对外科技合作项目——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项目取得新的进展。3月9日,伽利略计划总承包协议在京签署,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副院长、伽利略卫星导航(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波代表伽利略卫星导航(中国)有限公司与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签署了关于执行《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关于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的总承包协议。  相似文献   
175.
近年来,作为中国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国家队"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间院"),强势突起,依托其在航天器研制领域积累的雄厚技术,在卫星应用领域奋力开拓,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在经济规模上实现了大跃升,"十一五"以来,卫星应用产业板块收入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2年产业总收入达到22.2亿元,2013年有望突破30个亿。此外,空间院卫星应用产业还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6.
《太空探索》2012,(3):4
中国工程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全国相关领域优势单位共建的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航天战略研究院)近期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将成为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7.
《中国民用航空》2014,(11):24-24
<正>10月16日,为期四年的第二阶段中欧民航合作项目总结会在京召开。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与欧盟使团副团长卡门·卡诺女士参会并致辞。来自中国商务部、中国民航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欧盟使团、欧洲航空安全局、部分欧盟国家驻华使馆、中国欧盟商会、相关院校的近百人参加了会议。王志清在致词中说,技术交流与合作历来是中欧民航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中欧民航合作项目,目前已成为中欧  相似文献   
178.
征稿启事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期刊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民用飞机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水平和发展动向,反映消化吸收国外引进新技术和引进资料使用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7年12月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航空总体论证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是为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航空研究院航空总体论证仿真中心的依托单位。实验室本着边建设、边运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承担了各项科研任务,形成了建设工作与论证  相似文献   
180.
于本水     
候萍梅 《太空探索》2004,(11):10-11
于本水,中国工程院院士,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吉林省九台市人,1934年5月生。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同年回国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先后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和中国航天二院任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及顾问等职。他是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无人机学会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高级顾问,北京军区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