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6篇 |
免费 | 374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49篇 |
航天技术 | 574篇 |
综合类 | 250篇 |
航天 | 10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299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介绍了MSG-3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情况,阐述和分析了基于最新版MSG-3的民用直升机系统与动力装置分析技术的流程、方法和准则等内容,以AC313直升机MSG-3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今后民用直升机初始计划维修要求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2.
413.
从理论上分析了铝合金复合层板在V形弯曲时产生反弯现象的原因,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找出了影响反弯角大小的因素,提出了减小反弯角的几条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414.
从工程实践角度,探讨了在目前广泛采用的偏置动量轮三轴姿态稳定卫星上,进行大尺寸(3~5m)和高指向精度(0.05°)的挠性天性指向控制问题。在建立具有挠性天线的星体动力学模型,以及在借鉴和改进有关抑制挠性天线振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三轴稳定卫星平台上的挠性天线指向控制系统的方案。最后,根据数值仿真结果,给出了影响挠性天线指向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15.
为清楚显示卫星瞬时覆盖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图形显示普适性算法.根据星敏感器、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和扫描敏感器四种常见卫星仪器瞬时覆盖区形状,给出了像素点的解析计算和仿真步长确定的解.对两种典型覆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显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416.
倾转旋翼机的发展与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倾转旋翼机是一种新构型的飞行器,它一方面可免去跑道垂直起降,另一方面还可以相当于固定翼飞机作高速远程飞行,增大飞行包线。它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特长于一身,是当今世界飞行器技术前沿性、突破性和跨越性发展的结晶。本文对倾转旋翼机国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研制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17.
418.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涡轮叶片损伤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红外热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手段,具有高效率、无污染、易操作等特点,适合用于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因此在叶片类薄壁零件损伤评价方面有一定优势。当前基于主动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高温涡轮叶片损伤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热障涂层厚度检测、涂层脱粘检测、涂层界面处热生长氧化物检测以及叶片基体疲劳裂纹检测4个方面。但现有研究仍然面临热激励理论不完善、红外热像仪识别精度不够高以及热图处理方法有待改进等主要问题和困难。随着这些理论问题和技术困难的解决,主动红外热像技术呈现出人工识别缺陷向自动识别发展、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发展的趋势。总体而言,该技术未来在涡轮叶片损伤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19.
本文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指导党史研究、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六大原则:“向前看”原则;“宜粗不宜细”原则;“有错必纠”原则;客观性原则;分析个人责任与分析复杂背景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失败教训相结合的原则。文章深入分析了上述原则的内涵、要求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20.
变攻角下低压涡轮导向器二次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速扇形叶栅风洞上,对五种攻角下的某型低压涡轮导向器原型和改型叶栅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测量了各攻角下叶栅流道内的流场,分析了二次流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攻角对其的影响,并通过改型和原型叶栅的对比,讨论了减少二次流损失的机理.结果表明,改型叶栅有效地降低了端壁横向压力梯度和前缘逆压梯度,抑制了边界层增厚和分离,从而控制了漩涡的生成和发展,削弱了通道涡的强度和尺度,使得二次流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